mba论文产业研究-全球唯一!交大国际联合人才培养硕果累累
交大校友刘小康!世界上唯一的奖项!
获得国际电磁兼容领域学术论文最高荣誉!
西安交通大学-米兰理工大学
电气工程双学位国际联合人才培养成果丰硕!
近日,IEEE电磁兼容性学会(IEEE EMCS)正式公布了该学会旗舰期刊IEEE的年度颁奖结果mba论文产业研究,并将全球唯一的IEEE TEMC B.最佳论文奖(Best)授予米兰理工大学的科研团队, 意大利。, 以表彰他们在装配线束建模和电磁兼容性能分析方法方面的杰出贡献。
获奖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均为2009年西安交通大学校友,西安交通大学-米兰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双学位毕业生,现任米兰理工大学助理教授,刘小康博士。
据悉mba论文产业研究-全球唯一!交大国际联合人才培养硕果累累,每年仅评选一项最佳论文奖和一项最佳论文提名奖,获奖率仅为千分之三左右,是国际电磁兼容领域学术论文的最高荣誉。
优秀!交大校友!
刘小康,1991年出生,博士,现任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助理教授。目前担任《 》、《 of 》等中英文期刊客座编委。
【学校经历】
□ 2009年至2013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
□2013年入选西安交通大学-米兰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2016年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和意大利理工大学荣誉硕士学位(con Lode)迪米兰。
【研究方向】
在电磁兼容、多输电线路系统建模、信号完整性分析、并网逆变系统检测、分析、控制技术等方面发表SCI检索论文19篇,EI检索论文25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国内外期刊和会议,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1篇,学术引用700余次,H 11、 I10 12。
【荣誉奖项】
曾获IEEE TEMC B.最佳论文奖、URSI GASS青年科学家奖、第十四届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陕西省人民政府颁发)、2021年国际最佳论文奖2019年《交通大学学报》优秀论文奖等西安市重要奖项。
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卓有成效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mba论文产业研究,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辟与海外一流大学的交流渠道22-23,通过联合培养真正实现“引进来”和“走出去”,显着提高交大学生的国际化能力。
2011年,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与米兰理工大学签订了联合培养协议。2012年,派出了第一批学生。截至2021年,该项目已接收交通大学学生61人,米利学生39人,累计培养毕业生7人。
该项目制定了首个“点对点交流,联合班级”国际学生培养计划,并邀请海外知名学者来校共同开设近20门英语课程。
2016年,依托硕士双学位项目实施经验和教学资源,两校签署了博士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获批2020年CSC创新联合培养项目资助。
据悉,刘晓康团队的A教授和教授长期担任西安交通大学客座教授,并与电气工程学院保持着良好的教学科研合作关系。两位教授每年春季学期为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讲授“电磁兼容”()课程,介绍电磁兼容前沿技术。
A.教授为西安交通大学与米兰理工大学的校际合作、联合办学做出了突出贡献,2020年获得“西安市杰出外国专家奖”。
△A.Pign教授在西安交通大学-米兰理工联合设计学院和联合创新中心教学生
△在第6届IEEE全球电磁兼容国际会议上,担任技术委员会联合主席并发表报告
进一步阅读
IEEE TEMC B. Best 以IEEE Life和国际知名科学家Dr. B. (1920—1998))命名,每年在旗舰期刊IEEE TEMC上正式发表数百篇论文IEEE EMCS。其中评选出最佳论文奖和最佳论文提名奖,获奖率仅为千分之三左右,是国际电磁兼容领域学术论文的最高荣誉。
《生产/党委宣传部》
图:西安交通大学电机工程学院校友关系发展部
封面图片/景泽豪
裁缝设计/刘鸿祥
文都管联院在预祝2021-2022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