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开题答辩流程-毕业如期!4300余名研究生顺利通过“云答辩”
5月12日上午,化学学院2020级博士生陈娜端坐在家里的电脑前,开始了她的博士论文答辩。通过视频连线,陈娜端汇报了她的博士论文《水热典型环境污染物的碳制备与转化特征的主要内容、研究工作和学术成果》。
虽然是“云答辩”,但流程依然规范严谨: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规则,答辩人陈述,答辩委员会和观察员提问,答辩人答题,答辩人投票,辩护委员会主席宣布决议——线下辩护程序很多。
当郝方华宣布“国防委员会全票通过,建议给陈娜授予博士学位”时,陈娜非常激动:“作为第一个‘云防御’的博士生,这次经历使我难忘。感谢评委们的指导和帮助,希望我们能在抗击疫情中取得最后的胜利。愿我们的老师兄弟姐妹们幸福安康,未来一切顺利!”
我校高度重视2020年上半年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郝方华校长不仅在相关工作会议上多次对此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还密切关注报送答辩进展博士和硕士论文。他还亲自参加了学校第一个博士研究生“云防御”。她指出,首篇博士论文“云防御”的顺利开展,为学校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开展研究生防御等相关工作提供了示范。学校竭尽全力为师生提供软硬件方面的指导、支持和保障,
为做好疫情期间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学校提前部署,精心谋划研究生开题答辩流程,有序推进。
3月5日
发布《2020年上半年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常见问题解答》。
3月11日
校长办公室审议通过了《我校2020年上半年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方案》。
3月27日
学校召开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工作推进会,学校党委书记赵凌云、校长郝方华进一步就疫情期间如何做好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提出了要求。
4月27日
学校印发《关于做好我校2020年上半年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工作的通知》,对远程视频答辩提出了详细的具体要求。
5月12日至5月30日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组织开展了“云保卫战”。
6月8日前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和11个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完成了对授予学位人员的投票。
6月17日
第七届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对今年上半年申请学位的人员进行了审议和表决。
六月底至八月底
为不影响学生的就业和学业工作,学校将在暑期增加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频率,对因疫情不能按时完成学位论文的学生的学位申请进行审核。
与传统的线下防御形式相比,“云防御”更加公开透明。国防部长负责对辩护过程进行记录和记录,对关键图片进行截图,并与辩护记录保存在一起,实现整个辩护过程的可追溯和审查。同时,各培训单位安排专人负责线上答辩,及时解决答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答辩工作顺利进行。
截至目前,我校研究生论文答辩工作已完成,4300余名研究生顺利通过答辩。严密“云防”,“护航”毕业季。为落实学校各项要求,各研究生培养单位高度重视、精心部署、精准施策,确保“云防”过程不变、标准不下降、质量不下降。 .
导师非常敬业
“多亏了黄老师严格的要求和细心的指导,我在防守过程中并没有感到很慌张,信心满满。” 物理与技术学院毕业生马晓的“云防御”进行得很顺利。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黄光明教授今年已指导硕士研究生5名,博士研究生1名。每周小组会议汇报项目进展,及时与同学交流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反复修改毕业论文,认真提出修改建议……“云答辩”前,黄光明教授指导非常扎实。他对自己的毕业论文的进展情况了如指掌,毕业生们自然充满了信心。
学者“助阵”确保质量
从3月初开始,教育学院开始制定2020年上半年研究生论文答辩的实施方案、操作指南和操作要求。4月中旬,根据答辩安排,答辩学生组提前成立防长组,及时发布相关通知和要求。由于答辩事项的重要性,教育学院将硕士生按专业数分为29组,博士生分为8组,每组设答辩秘书2人。两位书记密切配合,向答辩专业的毕业生详细介绍了相关文件填写要求和答辩流程,并组织答辩专业毕业生进行模拟答辩。
为高质量完成博士生答辩工作,每组博士生答辩均邀请学术界知名学者担任答辩主席,并会同校答辩委员会对“准博士”的学术素质进行考核。毕业论文和现场答辩。
“一流学科”的严苛标准
从答辩委员会的组成,到答辩主席和答辩评委的任命,再到学生答辩模拟演练,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以“一流学科”的标准严格规范“云答辩”。 ”。从选题标准到文献综述,从理论框架到语言标准,答辩评委希望每一位毕业生都能在答辩中受教育,在答辩中成长。老师们的细心,让学生们收获颇丰。
硕士研究生郭志本感慨地说:“这次答辩不仅是对我毕业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我学术能力的考验。通过这次答辩,我觉得自己进步了很多。”
设置防守主会场
“每个指导组的防务专家人数应在三人以上。原则上,应设防务主会场,集中防务工作。” 根据学校要求,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导师们都进行了核酸检测,历史文化学院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专业指导组设立答辩主会场。当学院历史系专业的研究生进入网上答辩会时,就被困在了熟悉的系资料室里。专业历史组的负责人黄尚明教授、宋以小教授、王宏强教授和大家一起坐在那里。云中的学者。
科研教育的好机会
虽然2020年春季参加马克思主义学院答辩的研究生人数多、任务重,但33个答辩组的答辩过程规范、严谨、有序,将整个线下答辩过程还原到最大程度。程度,充分体现了学术性质和公平性。.
学院还以“云防御”为契机,以科研教育为契机,众多大三学生参加会议进行远程学习和观摩。大家纷纷表示,听了学长们的答辩陈述和专家组的点评,开阔了自己以后的毕业论文写作思路,受益匪浅。
不一样的毕业音乐会
除毕业论文“云答辩”外,根据音乐学科的特殊要求,本校钢琴、声乐、合唱、指挥等学科硕士和钢琴、声乐、器乐艺术硕士音乐学院在论文答辩前都需要完成毕业音乐才可以。
受疫情影响,今年的毕业音乐会从线下走向线上。指导老师及时调整演唱会表演(演唱)的指导方式,增加指导频率,增加指导时间;毕业生们有创新的想法并展示了他们的能力。根据他所处的环境条件,他自己录制了毕业音乐会并按时提交。精心准备的线上毕业音乐会也非常精彩。
研究生这样说
“云防御”前需要做哪些特殊准备?
@新传小刺部落:说到“云防御”,最特别的准备应该是“定位”。由于在线防守需要视频,为了保证我在防守视频中始终保持“最佳状态”,充足的光线和合适的“背景墙”成为“关键”。答辩前一天,答辩ppt、陈述、论文准备好后,我在房间里走来走去,调整了桌椅、电脑、风扇的位置,打开电脑摄像头反复检查机器的情况。还从书房里找了一个多年没用过的台灯,以备不时之需,真是在房间的布置上花了不少心思。好在防守当天天气很好,
@BLUE怪:答辩前需要根据需要下载腾讯会议或钉钉软件,提前调试好设备考研论文,熟悉使用方法。最好与学生组模拟答辩过程。此外研究生开题答辩流程,还要保证网络畅通,电脑等设备的供电充足。
@月如:首先,你需要熟悉你论文的内容和结构,以便在答辩时回答老师的问题;其次,要熟悉防御流程,提前做好心理准备;第三,调整心态,论文答辩是毕业的最后阶段 紧张是不可避免的。首先,你必须对自己有信心。其次,你要相信你花一年时间准备的论文经得起推敲,你必须对你写的论文有信心!
“云防御”过程中最难忘的部分是什么?
@新传小刺滨:最难忘的是最后老师让大家打开相机,大家一起拍了一张“毕业答辩云合影”。我觉得这张合影对老师和毕业生来说都是难忘的,值得一生收藏和纪念。
@BLUE怪:最难忘的是看到了将近半年没见的老师和同学。我有一段久违的亲密关系。而“云防御”则是比较特殊的毕业防御体验。这种独特的体验本身就非常令人难忘,应该终生铭记。
@小豆宝正义:最难忘的就是防守的顺利完成和收麦后的心动。感谢自己这几个月的努力,为我的研究生生涯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通过“云防御”毕业,你感觉如何?
@新传小刺大会:说实话,答辩结束的心情挺复杂的,有点懵,就这么想毕业?当然也有很多遗憾。好在最近得知了一个好消息,武汉大学可以根据学校的安排自愿返校。我仍然期待并期待再次回到学校。我想再次见到武汉,仔细告诉我的学校、学院、老师和同学。最后,做几天“在校学生”。
@BLUE怪:防守后,我并没有松口气。相反,我对即将到来的离别感到有些遗憾。曾经设想的防守结束后的合影、聚餐、狂欢等都无法实现。只希望以后回武汉的时候能弥补毕业的遗憾,把没吃饱的饭吃饱,没地方玩。再玩一玩,认识没看过的小伙伴。
@月如:毕业是一件很美好很难忘的事,因为疫情不能和大家一起拍毕业照,也没有办法和学校说再见。对于毕业生来说,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我们生活的校园里到处都是我们的背影,夕阳下我们玩耍的影子,赛场上流汗的汗水,教室里努力奋斗的时光,都变成了回忆,一闪而过。眼睛;曾经怨天尤人的老师此刻变得如此可爱,绊倒他的楼梯变得不那么可恨,漫长的上课路上的汗水和雨水变得如此值得珍惜……巨大的梧桐树是我们不舍的青春。
对低年级学生的建议和鼓励
@新传小刺妻:我想对明年即将毕业的小学生说,在明确研究方向和研究对象后,可以尽快开始准备毕业论文;明确今后的工作方向,尤其是想在企业工作的低年级学生,一定要抓住秋季招聘的机会,密切关注招聘信息,在秋季招聘期间多办宣讲,投递简历和面试。
@BLUE怪:希望延吉2的弟弟妹妹们可以准备好论文报告,为接下来的论文写作和求职留出足够的时间。另外,疫情的到来让我觉得此刻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珍贵,所以希望小学生们珍惜当下,不要犹豫,做好一切值得做的事,珍惜身边的人.
@月如:在我的记忆中,我刚踏进大学的大门,转眼间我就要走出校门。所以我希望你不要让你的美好时光在宿舍里发霉。您可以学习跳舞、唱歌、玩耍、玩耍和辩论。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会收获很多。另外,尽量培养一种可以陪伴你一生的爱好。一旦你进入社会,你几乎没有更多的选择来改变你的心情。所以研究生开题答辩流程-毕业如期!4300余名研究生顺利通过“云答辩”,一个可以贯穿始终的爱好,会给你的生活增添一丝光彩。
严密“云防”,为毕业季“保驾护航”
“云防御”完美收官
为研究生生涯画上完美的句号
也给我们留下宝贵的经验
聚为火,散如星
愿未来一片光明
重逢还是一样
▷受邀!“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心理建设”高端学术论坛即将开启!
华中师范大学宣传部舆论与新媒体中心
文都管联院在预祝2021-2022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