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硕士论文-吉大、沈工大两硕士毕业生论文涉嫌抄袭同一篇,原论文亦存疑
近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王勇(化名)向半岛都市报爆料。在查询资料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三篇高度相似的硕士学位论文,题目是“等离子割炬设计”。等离子割炬冷却系统分析》《水下等离子割炬本体设计研究与应用》。
记者随后在CNKI数据库中找到了这三篇论文。其中,《等离子割炬设计》由安徽科技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2006届毕业生陈小平撰写。另外两篇论文不同程度的抄袭。陈小平的论文。其中,2008年沉阳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徐伟哥的论文摘要及其英文翻译、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几乎抄袭了陈小平的论文全文,甚至连英文翻译中的时态错误都被抄袭了。没有错; 以及赵君瑞论文中最关键的第2、3章,
“许伟哥论文抄袭率高达90%以上。” 爆料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王勇告诉本报记者。去年,王勇获得了在学校攻读研究生和博士学位的机会。近日,他忙于研究“等离子割炬”的课题,无意中发现了这起抄袭事件。对于赵君瑞的论文,王勇表示,原文部分与论文主题无关。例如正文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等离子切割”的概念和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它是原创的,“基本上是把它放在一起”;第四章“水下等离子割炬应用与实验研究”
此外,王勇还告诉记者,即使是陈小平最早的书面论文吉大硕士论文,也有很多“让人不舒服”的地方。王勇说,陈小平论文中的部分图纸属于扫描件,这在严肃的硕士论文中极为不正常。“如果是自己做的图片,就放电子版吧。为什么要打印出来再扫描?把截图放纸上?”
不过,王勇也强调,这只是合理的怀疑。
“这些论文在CNKI上的下载量相当高,很难想象抄袭论文会在学术网站上流行起来。” 王勇告诉记者,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站出来揭露这些“污染学者和学者”。“知识”的行为使抄袭受到惩罚。
近日,媒体曝光了多起硕士论文抄袭案例,其中包括近日安徽大学发生的一起“疯狂抄袭”:除了一个字,其他都不错。
3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致公党中央副主席闫以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媒体认为抄袭论文应严肃对待,“从法律层面予以惩处”。“在最近通过的教育法修改中,对于考试作弊的描述非常严厉,处罚也很重,我认为抄袭应该和考试作弊是同一类型。”
近期有媒体报道了吉林大学2008年应用数学硕士李锐和2007年硕士周松的《基于近景摄影测量和模式识别技术的直升机降落位置自动测量研究》吉林大学软件工程专业 两篇硕士论文涉嫌抄袭后,吉林大学启动了相应的查处程序,并作出了处理决定。涉事人员被取消硕士学位,导师也受到相应处罚。
沉阳工业大学2008级硕士研究生徐伟格:抄袭了陈小平论文的几乎全文
本报记者发现,在论文的“摘要”中,许伟格一字不差地抄袭了陈小平的论文。英文翻译也是如此,包括一个英文时态错误:“”被用作“是”。
“关键字”略有不同。陈小平的论文是《等离子切割;等离子割炬结构设计;/;流场分析》,徐伟格的论文是《等离子、割炬、流场分析、热流事故分析》。
记者对比两篇论文的“目录”发现,徐伟格论文与陈小平论文结构相同,也分为5章,标题相同,包括“引言”、“等离子割炬结构设计”、与“喷嘴与电极冷却通道流场模拟”“分析”、“喷嘴与电极热流耦合分析”、“概要”5章内容,各章下的副标题也完全相同。唯一不同的是,陈小平有“引言”、“附录”、“作者简介和科研成果”等内容。
在接下来的74页正文中,徐伟格删除了陈小平论文的“引言”部分,只留下最后一段,与陈小平论文的“引言”部分“拼凑”起来。一改之后,就成了他论文的“导论”部分。
其他课文内容完全相同,包括文字描述、标点和文章切分吉大硕士论文,实验数据包括实验次数2022-2023,93张纸图(插图和版面位置略有不同),55篇参考文献。
许伟哥论文中的这种“伪装”还体现在后面:他把陈小平论文“摘要”部分的前两段删了,后面五段都抄了;虽然两篇论文的“感谢”有所不同,但徐伟格还是用了陈小平的论文中,“这篇论文是在他的导师曹云禄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选题到论文完成,导师费尽心思,为论文的完成提供了尽可能多的方便和便利,“条件”这句话只是把导师的名字改成了“杨林”。
3月22日,记者联系到许伟哥本人,他对此事回应称:“仅供参考……停止报道,不会影响学校……我是在职(研究生),而且学校的要求不是很高。许伟哥告诉记者,在研究生期间,他在沉阳工业大学呆的时间并不多吉大硕士论文-吉大、沈工大两硕士毕业生论文涉嫌抄袭同一篇,原论文亦存疑,“一直在单位工作”,刚毕业就去学校回复,“非常仓促。”沉阳工业大学也没有指出任何问题。
吉林大学2009级硕士研究生赵君瑞:把陈小平的实验数据改成“原创”
与徐伟格论文“简单粗暴”的抄袭相比,赵君瑞在《水下等离子割炬体的设计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的抄袭更加隐蔽。
赵君瑞的论文一共有三个部分,抄袭主要发生在最核心的部分:从第2章“计算流体”的第二部分到第3章“章总结”的最后一部分,近40页的内容几乎都是原文。我抄了陈小平论文的第三、四章,只做了一些“细节”:合并了一些段落,重新排列了一些图片,复制的论文的实验数据略有变化。
比如陈小平的论文《3.3.2 1 Flow 》,第二段和第三段写的“边界条件和求解设置同上。最小间隙为1mm,最小壁厚3.2mm。简化模型进行仿真计算,经过105次迭代计算,目标收敛。”
在赵君瑞的论文《2.4.2结构1改进电极冷却通道流场模拟分析》中,这一段的实验数据发生了变化,最小壁厚3.2mm变成了3mm,迭代计算次数由105次改为98次,其他内容不变。整篇论文至少有25处类似的变化。
另一个明显的“抄袭”出现在“摘要”部分。通过对比,可以确认赵君瑞的《小结》第一、二段也是从陈小平论文中“摘录”的。
论文“谢谢”部分显示,赵君瑞在攻读硕士学位时是长春铁路客车有限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
记者无法联系到赵君瑞本人。记者致电其导师徐志兴教授,被拒绝,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文都管联院在预祝2021-2022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