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大专考在职研究生有学位证吗-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2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是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依托,以科教结合为办学模式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文科类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前身,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研究生院之一,也是国内最完备的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培养机构。我国的科学。目前,学校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151个。学校师资力量雄厚。
一、招生信息发布
2022年计划招收博士生500余人。具体院系、专业、研究方向、导师、考试科目及相关说明详见我校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2022年1月5日前公布)。
考生可通过我校招生网站查询相关信息及通知公告。
申请我校2022年“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人才计划”候选人,请登录我校招生网站-Ph.D.招生栏目-2022年“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人才计划”招生信息查看2022年名录中该项目的招生指南和专业等信息。
二、选择模式
2022年我校招生及院系采用“申请-考核”制:哲学、经济学、商学、政府与管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文科、新闻与传播、历史学院近代史系世界历史系、历史系、考古学系、历史系、历史理论系、历史系“社会科学大学-紫禁城特别项目”、世界宗教学系、农村发展系、数量经济学系和技术经济学,生态文明研究系,日本研究系,欧洲研究系,亚太研究系,高级诠释学。
2022年我校统一招生办法:法学院、社会科学院、外国语学院、历史学院、历史系、历史学院、边疆史系、少数民族文学系、系语言学系、语言应用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系、产业经济系、投资经济系、城乡建设经济系、金融系、民族学系、人口劳动系经济学、社会发展系、俄罗斯、东欧和中亚研究系、拉丁美洲研究系、西亚非研究系、美国研究系。
除“报考”和统一入学考试外,还有硕士-博士联合学习(针对本校硕士生)、本科直读博士生(在本校入学考试中完成)等招生模式。豁免)和其他招生模式。
“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采用统一招生、“推荐考核”、“硕士博士联合培养”招生模式。
三、申请条件
(一) 报考统一考试的考生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守法律法规,品行良好;
2.候选人的学历和学位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已取得硕士学位的人;
(2)国家认可的硕士毕业生(应在2022年9月1日前获得硕士学位);
(3) 取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取得学士学位之日起至2022年9月1日)可申请同等学历。学历必须在国内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应用学科相关学术论文2篇,或获得省部级以上应用学科相关科研奖励(排名前3) ),在特殊行业和特殊岗位有相当学术研究成果的可以向学校招生办提出申请);
(4)非学历教育(证件,即只有学位证,没有毕业证)专业学位硕士生或同等学历的硕士生申请我校博士生,必须取得注册前硕士;
(5)在国外取得学历(学位)的考生,其学历(学位)证书须经教育部海外教育服务中心认证 2022年9月1日前取得认证证书并在进入期刊时提交)。
3.身心健康状况符合我校规定;
4.所申请学科和专业领域的两位教授(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
5. 以下两类人选: ①现为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 ②与原工作单位约定履行服务期限、保密期限等服务义务的在职考生,须经定向培训单位或服务单位同意方可报考。
6.现役军人申请博士研究生的要求和办法按照军队有关规定办理。
(二)申请“申请-评估”系统的考生,在上述(一)条件的基础上,还必须满足申请院校和部门提出的其他申请条件。具体要求见《申请学院、院系“申请-评估”系统工作方案(2022年1月5日前后陆续公布)。
(三)申请我校2022年“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请登录我校招生网站-博士招生栏目-2022年“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报名信息查看具体要求。
(四)2022年我校联合招收硕士、博士2022-2023大专考在职研究生有学位证吗,申请者为我校二年级学术硕士生,申请及研究方向详见2022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申请时间及申请程序另行通知,在招生专业目录中标注的专业和研究方向将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优先录取硕士-博士研究生。
四、注册流程
(一)网上报名,缴纳报名费
1.确认您有资格参加考试
申请者必须仔细阅读本手册中教育部的文件和申请要求,并仔细确认自己是否具备相应的申请资格。
2.网上报名
我校博士注册采用网上注册方式。凡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均须按照我校有关规定和要求办理报名手续。具体挂号时间、挂号渠道及要求详见医生网上挂号公告(2022年1月上旬公布)。
3. 考生通过网上报名系统的网上支付平台缴纳报名费。支付成功后,他们会收到注册号。报名费为200元。网上缴纳报名费后,无论考生是否参加考试2022-2023大专考在职研究生有学位证吗,报名费均不予退还。
(二)提交申请材料:
1. 报考“报考”制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必须按照学院、院系招生工作计划的要求提交申请材料和方法.
2. 报考统一入学考试招生部的考生应准备以下报名材料(具体要求及提交方式见网上报名公告):
(1)《博士研究生申请信息登记表》(本表下载、打印、网上报名后填写。考生须在相应栏目签字确认2022-2023大专考在职研究生有学位证吗-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22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学习或工作单位必须填写并同意申请意见并盖上。章);
(2)《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推荐信》两份,推荐意见须由申请学科和专业领域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教授或专家提供(见附件) 1);
(3)本科、硕士阶段成绩单原件(由申请人所在学校培养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或复印件(由申请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
(4)最高学历及学位证书:提供最高学历及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须提交所在培养单位研究生院(部、司)出具的证明信被录取,须在录取前填写提交学历和学位证书,审核通过后注册;持有外国(海外)学位证书者应提交教育部海外教育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5)身份证复印件;
(6) 申请相同学历的考生,提交所修课程(研究生和本科)的状态和以第一作者发表的与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国家核心期刊(需提交封面、目录页、正文页复印件,专业和学术为申请部门认可的)或其他证明材料。
五、评估程序
(一)统一入学考试
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
1.第一次测试时间和方法:
(1)初试采用笔试。
(2)初试时间计划在2022年3月下旬,具体考试时间和地点根据国家和北京疫情防控要求确定,将在我校招生网站公告15提前几天。
2.初步测试内容:
(1)外语(不含听力):各专业招收的语言类型详见《2022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
(2)两门商科课程:商科课程考试科目名称详见《2022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
(3)加试:报考同学历的考生初试需加“政治理论”(考试范围: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需复试中补充 尝试本专业硕士主修两门课程(笔试);
(4)个别院系要求跨专业考生在初试时补充专业基础知识,详见《2022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备注中各院系的相关要求.
3.重新测试
(1)复试时间:复试时间安排在2022年5月,具体时间由各部门根据国家和北京市疫情防控要求确定另行通知。
(2)复试方式:复试采取面试或面试与笔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复试将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对学科前沿领域和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等,考验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外语的听、说、读。复试时,将参照考生的申请材料进行综合评估考研论文,确定考生是否具备博士生的潜力和素质。
考生复试提交:1.博士学习期间的研究计划(包括个人学习和学术研究经历、成果、研究兴趣、未来研究思路等); 2. 公开发表的与申请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专着)、科研成果等资料; 3.硕士学位论文和评论论文(研究生可提供论文摘要和目录)。
在复试阶段,还将对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进行考核。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候选人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素质和守法表现。我校各院系还将向复试考生所在单位发函(或派人转交)考生人事档案及实际表现等材料(须加盖人事或政工公章)人事档案部门),全面审查其思想政治事务。品质和道德品质。
(二)“申请评估”系统
申请院系“申请-考核”制度的考生,应按照院系要求注册并提交申请材料。我部组织材料评审专家组对申请者提交的材料进行集体审核评估,确定综合评估入围申请者名单。综合考核包括笔试和面试。考核内容和方式由部门根据学科特点确定,并在综合考核开始前公布。
“申请-评估”系统的评估程序参照博士招生工作计划的“申请-评估”系统。
六、录取
我校根据国家招生计划,考生的入学考试成绩(包括初试和复试)或综合评估成绩(“申请-评估”制考生),结合考生的平时学习成绩、思想政治成绩、科研成果、专业素质和身体健康状况等确定录取候选人名单。拟录取人选名单按教育部要求公示。
待录取名单确定后,我校将通知准考生进行体检。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疾人协会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检指导意见》(教〔2003〕3号)的要求。联邦。 《关于取消学生入学体检乙肝项目检测的通知》(校办[2010]2号)规定执行。具体要求见我校复试通知。体检不合格者,我校不予录取。
考试的诚信度将作为考生思想品德评价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我校不予录取。
录取通知书的签发日期计划为2022年6月下旬。
七、候选人类别
按照就业形式,博士生招生计划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考生在报考时应慎重选择考生类别。一经选定,不可更改。考生需以工作单位或学习单位处理因参加考试而产生的一切问题。如造成重考或报名失败,责任由考生自行承担,我校不承担任何责任。
2022年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人才计划”定向就业博士生人数不超过该计划招生名额的25%;其他院系定向就业博士生原则上不超过总招生名额的15人。 %。
(一)非定向就业
在基础学习期内在学校全日制学习。正式录取前(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必须在学校要求的时间将人事档案转至我校,中途不得转学。毕业后可以自主选择职业。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是确定就业目的地。不能按时转卷的,取消录取资格。户口可自愿转入我校。
(二)目标就业
定向就业候选人的人事档案和户籍不转移到我校。应在正式录取前签署并提交候选人、目标用人单位、培训单位三方协议(具体时间另行通知)。毕业后按协议规定聘用。逾期提交协议者,取消其录取资格。在职候选人应选择有针对性的工作。
八、学校系统
我校博士生(含硕士、博士)基本修业年限为4年,本科直读博士生基本修业年限不少于5年。
基础学习期结束未达到毕业要求者,可申请延期,但不得超过2个学年。延长学习期限需缴纳学费,学校不安排住宿。
我校招收的博士生均为全日制博士生。
九、学费和奖学金制度
1.我校所有录取的博士生学费标准为:元/人·学年。
2. 我校学生事务部“学生事务”栏目下的“奖励”和“资助”栏目介绍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助学金、“三助”(助研、工作助理、助教)等管理实施细则,详见相关介绍。
十、其他报名咨询V搜索+:
(一)目前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原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以及在合同期内履行服务的在职应聘者,申请必须委托或经定点培训单位或服务单位同意,因报名者与委托或定点培训单位或服务单位发生纠纷而导致无法报名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二) 考生在报到或考试中作假或其他违规行为,无论何时,一经查实,将按有关规定取消其注册、录取、录取资格或学籍,并会有所不同 情况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处理,我校将及时将作弊考生通知所在学校或单位,并记录在考生诚信档案和人事档案中,作为其日后教育和就业的重要参考. 当年在博士招生考试中作弊的考生,下一年度不得报考。
(三)2022年招收博士生过程中,若教育部出台新的研究生招生政策,我校将作出相应调整。
文都管联院在预祝2021-2022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