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mba学校排名-重庆理工大学校友故事 | 李锐:志存高远 理工是我逐梦的起点
人物简介
李锐,重庆邮电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杰出青年,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巴渝学者,重庆大学创新研究组组长、重庆大学优秀人才,中国仪器仪表局局长仪器学会实验仪器分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线评审专家,中国电子学会/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在线评审专家。 1999年毕业于重庆工业大学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获得重庆大学光学工程硕士学位和仪器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智能检测、机器人、智能结构研究,学术专长为基于多学科交叉的复杂结构测控方法及其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其中合作项目1项),主持/承担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和人才项目10余项,发表SCI/EI论文近100篇,“十二五”副主编年》国家计划教材一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结构环境自感知与复杂系统自适应的理论突破与技术应用,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1)、重庆市创新一等奖(个人)、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2)等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等6项荣誉.
20多年前,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不愿离开重庆留学,李锐选择了当时还是重庆工业管理学院的重庆理工大学,当他志愿填报的时候填写申请表。对这所学校的第一印象。二十多年过去了,学习的经历也渐渐淡去,定格在了记忆中。在李锐看来,那段日子是他追梦的起点。
母校的求学之路,是种下教育深耕的种子
“当时我们还在杨家坪,虽然校园总面积只有300多亩,但是学校环境很好,校舍也不错。总体来说还是很精美的。”李锐坦言,毕业后已经学习了很多年。大部分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在记忆中,但进入学校时的情景却历历在目。
刚进校园的时候,高中毕业后的兴奋与大学学习的无知与犹豫交织在一起,让李锐压力很大。老师和兄弟姐妹们的关心,有效缓解了这种情况。 “当时我加入了阅读口才协会和电子协会,认识了很多会说会做的踏实的兄弟姐妹,他们都非常照顾我重庆mba学校排名,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他们。”
毕业两年后,李锐看到了自己的局限和不足,选择了继续深造。他一边工作一边复习考研。在职博士博士期间,曾在重庆邮电大学任教。
谈起自己的大学教师生涯,李锐表示,很大一部分是受到母校老师的影响。 “我在CHI学生的时候重庆mba学校排名-重庆理工大学校友故事 | 李锐:志存高远 理工是我逐梦的起点,老师们都很认真,很认真,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太好,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他们都对我照顾得很好。”于桂生、胡新宇、赵明富等老师李锐的认真教书和热心关怀,让李锐一直在心里,现在他也把这种关怀带给了学生。
志存高远,做一个敢于吃苦的人
“业精于勤奋,行于思与毁”。从古至今,事业有成者,都是脚踏实地、不怕吃苦的人。李锐一直深知“勤奋”在学术生涯中的重要性。在重庆理工大学读本科时,他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学业上。 “本科生的理论知识渊博而丰富,是以后实践的重要基础,也为我毕业后的工作和高水平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长期从事智能检测、机器人和智能结构研究的过程中,李锐始终充满热情,奋力攀登,孤身进攻。在过去的十年里,他收获颇丰,发表了许多高水平的文章。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其中合作项目1项),主持/承担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和人才项目10余项。发表SCI/EI论文近100篇,副主编1部“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但在李锐看来,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被问及如何做到这一点时,李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分享了他对晚辈的一些建议。他认为,现在的学生应该树立远大的志向,有良好的规划和拼搏的精神。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重庆mba学校排名,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利用好学校搭建的各种科研学习平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展专业技能,学会如何做好团队合作,在课外活动中取得实际成果。一些真正的增长。
但是2022-2023,“知识必须符合自己的利益,才能从中受益。”李锐觉得,在本科课程博大精深的理论中,学生要对自己有正确的把握和定位,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而且要懂得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国家的兴趣相结合。某个领域的迫切需求,才能勇往直前,才能真正让生活熠熠生辉。
深深的爱我的母校
看到母校的成长,他感到既欣慰又自豪。 “毕业20年来,学校大胆改革,引进一批高水平师资,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贺贺也持续关注学校的发展,“近年来,理工大学结合重庆当地政府需求,打造了自己的优势专业,智能制造、车辆、材料等专业在重庆乃至西南地区都享有盛誉。”
对于学校未来的发展,李锐也谈了自己的看法,“重庆理工大学在专业设置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未来可能会在专业上做一些拓展和布局。交叉学科领域,不断加强一流学科建设,一流专业建设,做好具有独特优势的本科专业与研究生专业衔接与融合发展。保护高层次科研人才,留住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学生开设一些精品课程,加强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引导。”
仙阁80年没有停过。 80年来,重庆理工大学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攀登攻坚、振兴学校、报国的道路。 ,越办越好,增强学校综合实力,为国家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
文都管联院在预祝2021-2022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