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整理好2022-2023历年的真题资料,和复试资料,以及提前面试的资料,资料很全面,包含各大院校资料哦。加我微信领取吧!wdgly300
他们要回来了,在“天宫”生活了五个多月的三位航天员要回来了!
3月23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了“天宫课堂”第二课的授课活动,这是三人组返回地球前最后一个重要任务。
按照既定计划,神舟十三号三人组在轨183天之后,将要在4月中旬返回,如今已经进入了“回家”的倒计时。根据航天员训练中心的消息,三名航天员下周将开始进入返回准备阶段。
那么在轨飞行6个月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返回之前要做哪些准备呢?地面团队又要做好哪些迎接准备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在外出差准备回家时,第一件事恐怕就是收拾行李,前往太空“出差”的三位航天员也是如此,他们在返回地球之前,有大量的物资需要整理。
首先是天舟三号货运飞船运送的各种生活物资:为了准备神舟十三号三位航天员在轨6个月生活所需的物资,天舟三号货运飞船运送了200多个包裹,近6吨重的物资,可以说是满载出发。这些物资中包括了航天员的生活物资、航天饮水、气体补给、卫生用品、应急储备物资、出舱消耗品、维修备件和试验载荷等。
三位航天员在轨生活了6个月之久,消耗呢大部分食品、饮用水、氧气等,但仍然有些剩余,他们在返回地球之前,要把剩余的物资整理归类,并储存在指定的位置。因此三位航天员首先要做的就是整理空间站,以方便未来神舟十四号乘组的在轨生活。
其次是返回时需要带回的样品:神舟十三号在轨飞行期间,除了完成关键技术验证的任务之外,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完成各项在轨实验。根据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李莹辉的介绍,神舟十三号在神舟十二号的基础上完成了二十余项在轨实验。
这些实验有些是关于航天员健康监测方面的,有些则需要从地面带样品上去进行研究。如今三位航天员即将返回,那么完成实验的样品就要带回地球,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所以航天员第二个需要整理的物品,就是这些实验样品。
第三个要收拾的是在轨六个月产生的各种生活垃圾:航天员吃的太空食品都是由包装袋包装起来的,他们每天光吃饭就至少产生十几个食品包装袋,加上其他厨余垃圾,6个月产生的总量是很大的。
另外,空间站上的水资源是十分珍贵的,航天员换一下来的衣物是不会清洗的,而是直接当作固体废弃物来处理。
那么这些生活垃圾虽然平时都会收集起来,存放在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上,但在航天员返回之前,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收集和整理。等航天员返回地球之后,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会携带这些垃圾坠落到地球大气层,并在大气摩擦下被焚烧殆尽。
总之,神舟十三号航天员进入返回准备阶段之后,重点要做的事情就是收拾各种东西,整理空间站,并设置好各种参数,以方便神舟十四号乘组使用。
2、强身健体,提前适应
我们知道,在距离地面393公里的空间站里,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微
重力环境中生活6个月之久,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为了返回地球后重新适应重力环境,他们在返回之前必须要做好身体上的准备。
首先是加强锻炼:航天员在失重的空间站内,身体上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体液会减少,肌肉会萎缩,骨质会流失,甚至免疫系统都有可能出现紊乱。为了缓解这些状况发生的程度,航天员每天都要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
相信大家还记得神舟十二号返回时的情景,三位航天员从着陆出舱到乘坐专机至北京,整个过程中都是坐在椅子上被工作人员抬着走,这是因为他们的身体发生了一些变化,返回地球后无法快速适应地球重力环境,贸然站立行走会发生危险。
那么同样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轨6个月,身体上发生的变化会更大,更加难以适应地球重力。为了返回地球时尽快适应地面的环境,三位航天员必须要加强锻炼,以达到返回地球的身体条件。
其次是注重饮食:航天员返回地球时需要面临巨大的挑战,他们搭载返回舱从太空坠入大气层,要经历高速飞行、超重、撞击、黑障区失联等各种挑战,返回地球每一个阶段都惊心动魄,充满危险,对身体提出了极大的考验。
那么神舟十三号在返回之前,需要在饮食上进行调剂,根据营养专家给出的食品搭配方案来进行饮食,以达到补充足够营养和能量的目的。太空食品是由载人航天工程团队特殊研制的,不仅营养丰富、味道可口、保质期长,还添加了一些微量元素,以补充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下可能丢失的物质。
第三是熟悉流程:还是因为返回舱返回地球时充满了危险与挑战,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返回之前,必须要熟悉返回流程,比如何时该进行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分离,何时启动推进器等。
他们还要多次与地面控制中心进行沟通,尽可能熟悉整个返回流程,三人组要在地面团队的协助下,密切配合返回地球,那么熟悉返回流程和操作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返回地球之前,要做好身体上的准备,加强锻炼,注重饮食,还要熟悉返回操作流程,做好充足准备之后,才能更加安全地返回地球。
3、地面支持,迎接英雄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除了三人组在空间站做好准备之外,地面支持系统也要做好准备,此次神舟十三号返回,着陆点依旧选在东风着陆场。
东风着陆场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拥有2万平方公里的广阔范围,紧靠着东风航天城。这里地域辽阔、人烟稀少,是绝佳的载人飞船返回舱的着陆场。而且神舟十二号返回舱在此着陆,地面搜救部队已经具备了在此地回收空间站返回舱的经验。
不过为了圆满完成神舟十三号返回舱的搜救任务,地面搜救人员依旧要进行多次演练,以做到“舱落人到”,保障航天员着陆后的安全。
另外,地面支持团队还要对航天员的身体状况加强检测,根据航天员在轨检查情况和获取的数据,对他们返回前的防护方案进行针对性调整。
因此,神舟十三号进入返回准备阶段之后,地面支持团队也要做好航天员的返回准备,根据航天员的情况随时改变应对方案,迎接航天英雄的回归。
4、返回之后,新的挑战航天员返回地球之后,并不意味着他们要面临的挑战就结束了,长达6个月的在轨飞行时间,让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的身体改变很大,他们一时半会很难适应地球的重力环境。
首先是身体上的挑战: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航天员长期在轨生活会导致体液减少、肌肉萎缩、骨质流失甚至免疫系统紊乱等。那么他们返回之后要进行系统地疗养,才能恢复到升空前的状态,翟志刚、叶光富与王亚平三位航天员返回后,与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一样,要进行为期之前半年的疗养和恢复。
其次是生活习惯上的挑战:航天员可能习惯了随手把餐具或者笔记本电脑放在前方的空气中,回到地球之后,可能要摔坏好几样东西才能改过来。而且他们行走时,每迈开一步都会觉得很吃力,整个人摇摇晃晃的,一时半会无法适应地面重力环境。
第三是心理上需要调节或者治疗:长期执行太空任务的航天员,很多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这跟他们的生活规律被打乱了有关。在空间站里,航天员一天时间要经历16次日出和日落,这会严重影响体内激素的分泌,造成航天员失眠、情绪失控,甚至出现抑郁症。
所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返回之后,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地球的生活,他们还要面临多重挑战与考验,航天员们为载人航天事业做出的牺牲是巨大的。
5、结语神舟十三号已经圆满完成了所有的既定任务,接下来就要进入返回准备阶段,他们要整理空间站、强身健体,还要熟悉返回流程,为4月中旬的返回做准备。
等神舟十三号返回以后,我国科研团队会对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进行评估,满足要求之后,空间站将转入建造阶段。
建造阶段时,我国将计划实施6次飞行任务,其中还要实现神舟十四号与神舟十五号的“在轨轮换”,届时我国空间站将出现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的情况,全国人民又要见证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多个“首次”。
不过我们当前要做的是迎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的返回,预祝他们凯旋而归!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文都管联院2022祝愿各位同学顺顺利利,一战成名,2023能够在自己理想的学校中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