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考研各学校报考人数排行,猜猜2023年是怎样的呢?-考研人被录取后感言:上岸后才意识到,报考本校实在太明智了
人的一生有几个“转折点”。作为学生,除了中考和高考之外,就是大学毕业的一年。高校毕业生连年攀升,预计2022届新生人数超过1000万。
面对就业和考研这两种选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考研队伍,因此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为“考研高考”。
参与程度和试题难度似乎都在上升。虽然高校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会扩大招生规模,但由于报考的热情高涨,录取率无法与高考相提并论。
“我早就料到今年很难上岸了。” 调剂制度开启后,考研再次难上加难。
是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最多的一年。在今年的考研考生中,注定会有更多的学生面对理想不及格的现实。自分数线公布以来,不少考生都考虑过“撤退”。
在录取线普遍上涨的背景下,今年的考生想按计划录取,难度也明显增加。于是,很多人的心态2022考研各学校报考人数排行,猜猜2023年是怎样的呢?,从“能考上比本科更好的院校”,变成了“能上研究生就好了”。
今年的考研特别受到关注。看到这样的情况,与这次考试无关的毕业生和家长也感叹“严重退化”。
没想到,调剂制度开通后,人们再次看到了考研之难。因为需要选择调整的学生太多,系统甚至超负荷运转,让考生汗流浃背。
也许很难“理解”。对于研究生来说,考试成绩对他们过去的努力和未来的求职计划会有多大的影响。有人直言:早就料到今年难落地,没想到竞争这么激烈。
考研后感言:落地后才发现申请这所学校太明智了
调整几乎是考生上岸的最后机会,但填完报告后可能就等不及录取结果了。相比之下,那些已经被录取的考生,此时就更加幸运了。
当然,“好运”往往伴随着实力,而对于考研这样的考试,除了学习能力之外,报考时的决策也很重要。部分考研成功的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上岸后,我才意识到报考这所学校的考研是非常明智的。” 这位候选人是“双非”大学的毕业生。事实上,在众多的研究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要“崛起”的。
可能是因为我本科期间在学校呆的时间太长,难免会向往“远方”,也可能是觉得自己本来可以在高考中发挥出更高的水准,想要弥补不能去985、211的遗憾。
这样的考生通常有更高的目标,但从今年的考研来看,很多考生不得不“拿第二名”。如果你过于雄心勃勃2022考研各学校报考人数排行,猜猜2023年是怎样的呢?,你很可能会掉出名单。
这位考生原本是有这个想法的2022考研各学校报考人数排行,猜猜2023年是怎样的呢?-考研人被录取后感言:上岸后才意识到,报考本校实在太明智了,但他比较“有先见之明”,觉得今年的考研很可能比往年难上加难。所以最终他选择了报考这所学校。
因为对各个方面都很熟悉,而且和导师也认识很久了,所以复试过程很顺利。果然,录取结果公布后,他就在名单上。看到申请其他学院的室友焦急等待调整,应聘者为自己松了一口气。
为什么考研后更容易上岸?导师说出原因,并非偶然的“运气”
很多考生在考试后才意识到,申请这所学校的学生是非常聪明的。事实上,考研后更容易上岸并不是偶然的“运气”。一些导师说出了真正的原因。
首先,当老师看到他们学校的考生报考时,自然会更加关注。在类似的条件下,他们通常更愿意选择学校的学生。
原因很简单。能申请到学校的同学,早就了解学校的氛围和导师的教学风格了。由于录取的决定基本上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所以研究生的适应能力往往会更强。
其次,选择录取本校应聘者的学生也可以直接计入学校的“就业率”统计。我校研究生率也是衡量高校工作的一个指标。只要候选人符合要求,就没有拒绝的理由。
再次,考生在申请学校时,心理压力确实会小很多。或许连考生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个优势,但报考其他学校的学生,尤其是报考“高考”的学生,其实很容易感受到作为外校考生的压力.
【结论】考研热度持续上升。至于明年会是什么情况,不少高校教师预测,还是会持续紧张。因此,适当降低期望可能是未来研究生需要思考的问题,而申请这所学校也是一个值得参考的方案。
话题:你对申请我们学校的研究生有什么看法?
文都管联院在预祝2022-2023一路长虹!联系指导老师 wdgly300 咨询院校专业, 领取历年真题,和免费的公开课程,以及小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