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教育学在职考研考哪些-教育学考研大纲解读 2022教育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考研成绩线I考研成绩查询入口I考研攻略二战考研报名时间
与2021年考研大纲相比,2022年考研考试大纲变化很大。今年的教学大纲于 9 月发布。根据前两年的预测数据,今年的报考人数应该会进一步增加,今年的考试难度可想而知。
改变解释
1.新增“86”考点
2022年考纲新增考点86个,减少考点2个,合计约1108个。新考点约占考点总数的8%。
其中,教学原则和教研变化最大。
2.添加了问题类型“情况问题”
2022年考试大纲在“试卷题型结构”一节中增加了“简答题包含情景题,要求按题简答”的说明。这里可以明显看出题型比较灵活,死记硬背很难拿到高分。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检验其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大纲第 44 页还列出了可能的真实问题示例。例如,用“困境故事”的情况来考察道德理论,用“中学不同的教学方法”的情况来考察教育研究方法和统计方法的步骤。
3.将“教育叙事研究”添加到教学和研究中
第八章“教育叙事研究”已加入教研,共15个考点。该知识点属于较新的教育研究方法。它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中小学校本培训的重要途径。在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实践。
今年的教学大纲增加了这个考点,也可以看作是对教育学本身专业基础的考查。这种教学方法主要用在宁洪的《教育研究概论》教材中2022-2023教育学在职考研考哪些2022-2023教育学在职考研考哪些,要求学生补习。
4.深刻体现学科融合的特点
今年新课程教育心理学作为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在第三章新增考点“学习与大脑”,包括“神经元结构与功能”、“记忆与大脑处理”等。 . 可以看出,今年的考试情况往往与心理学相关的知识点有关。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科之间的融合,做到学以致用。
5.表达更清晰,更体现我国特色
比如交远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第七章“我国中小学课程目标及其沿革”。都体现了考试结合我国的特点和国情。
又如,全面发展教育从“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明确定义为2022年“德智体美劳”的发展。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在不同的教科书中有多种表述。在十二学中,是“德、智、体、美”,而王道君的“教育学”是“德、智、体、美活动的综合实践”。
本考纲明确定义为“德、智、美、劳”,这也使得本考点的内涵更加具体、清晰。习主席曾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
马成功的《教育学原理》中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涵与大纲相同。应提醒学生注意这本教科书。今年,很多高校(如河北师范大学333)在大纲中都有明确的规定。教育专业的本科生读完这本书后,逐渐强调这本书是必学的教材。
6.特别关注教育热点和新的教育改革
今年的新课程大纲特别重视职业教育,体现在交源第五章和中国教育史第十章。此外,“媒体对教育的影响与限制”、“逆向设计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模式、项目探究教学模式、STEM教学模式”、“混合教学”、“角色扮演法”等新前沿教学模式; 和教学方法。
考试形式和论文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如何回答问题
作答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考试内容结构
1.要求的问题是270分,每个部分的分数是:
教学原则约占100分
中外教育史100分左右
教育心理学约40分
教育研究方法约30分钟
2.必答题为30分,考生必须在两题中任选其一回答。第一个问题考察教育心理学的内容,第二个问题考察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如果考生两个问题都答对了,则只有第 1 题的分数计入总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45道选择题,每道2分,共90分
有3个小题,每个小题15分,共45分
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分析讨论题 3个小题,每个小题30分,共90分
说明:简答题包含情景问题,需要根据问题进行简要回答。
考点数量及科目分布
2022年考研考点共计约1104个考点,新增考点90个,减少考点2个。新考点约占考点总数的8%。
(一)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部分约有288个考点,新增31个考点。各章考点分布表:
(二)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上约443个考点,中国教育史上约210个考点,新增考点4个;历史上约有230名外教,新增考点17个。各章考点分布表:
(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部分大约有145个考点。新增10个考点;各章考点分布如下:
(四)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部分大约有232个考点,新增26个考点,第8章为新章节;减少2个考点;各章考点分布如下:
各学科特点分析
(一)教育学原理
师范部分在师范考试中的总分在100分左右,占师范考试和研究生课程总分300分的三分之一,是师范考研的核心科目。
教学原理内容比较复杂,理论知识较多,要求考生在复习备考时注重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注重记忆。
考生要对教育学原理有一个大致的、框架性的认识2022-2023,而且要广撒网复习,因为历年真题中的知识点覆盖面很广。
建议考生正确记忆教育学的基本事实和基本概念,准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问题;关注当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实践中的热点问题;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实际问题,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第三章“媒体对教育的影响与制约”、“教育的生态功能”、第八章“项目探索教学模式”、“STEM教学模式”无不体现出考试的性质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最新热点。
如此看来,还是非常有必要多加关注,多关注教育实践的热点。
(二)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的分数在100分左右,与教育原理的分数基本持平。我更喜欢选择题和简答题,但每年都会有一个大问题,或者两者结合,或者一个问题。
考生在备考教育史时要牢牢把握两条线: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在这两条线的基础上,可以进行纵向的历史梳理,也可以进行中外教育的横向比较。
回顾教育思想史,要把握主要思想家和主要学派,了解他们的主要著作和主要观点,以及教育思想的传播、影响和历史意义。教育制度史是指人类教育活动制度化的过程,包括制度史、政策史和立法史。中国机构的历史应该与朝代相联系,外国机构的历史应该与国家相联系。
在历年真题中,中国教育史的客观题调查范围广泛,考生在备考时要大撒网。主观题主要集中在民办学校兴起时期的各类教育工作者、现代教育改革、现代教育思想与实践等方面。外教史的重点是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改革。
回顾中外教育史一定要一丝不苟,尊重历史,不能含糊其辞,记住哪个人物提出了什么观点,哪个学校类型是哪个时代。除了花时间和精力之外,我们还必须更加注重理解和记忆。例如,使用阶梯图学习、表格记忆法等高效的学习方法。
(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部分,统考的必修题占40分左右,选修题也有30分的讨论题,在复习过程中不容忽视。
教育心理学对于很多跨专业的考生来说很难,因为它包含了很多心理学的专业术语,没有一定的积累是很难理解的。
因此,考生在备考时要对教育心理学给予足够的重视,把复习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教育实践中,有利于理解和记忆。
同时,整合教育学原理的知识也很重要,毕竟教育心理学侧重于在实践教育中的应用。
几乎教育心理学部分的每一章都是重点。通过历年真题分析可以看出,基本上每一章都是重点,但鉴别题、简答题、讨论题更侧重于与“学”相关的知识点:学习及其理论、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
在难度方面,教育心理学的整体难度是比较高的。考生必须努力掌握每个知识点,灵活应对考试。
(四)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部分占考研必修题30分左右,在选答题中还有一个大题供学生选择。选择题中也有大约7个关于教育研究方法的问题。因此,在教育研究方法的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复习,同时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
教育研究方法与实践密切相关。比如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研究报告的撰写、教育观察研究、教育调查研究、教育实验研究等,都是动手操作的知识点。
近年来,真题中的讨论题多与教育实验研究和教育观察研究有关。建议考生注意对教育实验研究和观察研究的理解和应用。复习时最好结合一些实际案例来帮助理解和记忆。.
教学大纲中也有一些知识点,虽然可能没有经过测试,但都是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必然会用到的基本技能,比如spss在教材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所以提醒大家要高效复习,切不可在海量考点中迷失方向,偏离重点,徒劳无功。
教育统考311命题规则
(一)常考的知识点往往在历年真题中“变化”,题型的变化甚至只是相关知识点的扩充。
比如2022年的选择题“广文馆重视科举考试”,2021年的选择题“唐代为科举设立的学校是广文馆”。这几乎是原标题的复制品。
(二)考点分布比较集中,有些知识点经常考。有些知识点虽然不经常考,但是复习的时候应该是全面的、基础的。
比如2007-26、2022-29、2022-33、2022-31、2022-30、2021-33等都在考察苏联现代教育体制的改革,这是一个常识点。
又如太学、文文兴、红都门学的顺序。这个知识点的考查验证了一句话,神赏努力。机会不可取,脚踏实地就赢了。
所以提醒2022年的考生要继续努力,打好基础,不放过详细的知识点和不太可能考的知识点,考前不要“拉长”, “扫一扫”知识点,增加考试录取人数。赔率!
(三)关注教育热点和事实,获胜几率会更大。
2021年作文题第54题,满分30分。考察教育公平问题及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如果学生在备考期间关注教育热点,这个问题会更得心应手。
2022年考研,要关注“职教改革”“双减”等教育政策。同时2022-2023教育学在职考研考哪些-教育学考研大纲解读 2022教育学研究生考试大纲,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要特别关注中国共产党在教育史上的相关成功经验。
(四)个别题目难度较大,综合性较高。
2021年分析讨论题55道题,需要对孔子、墨子、庄子进行比较评价。这些问题在普通的学习过程中是无法通过死记硬背来回答的。
再比如,56道作文题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与创新能力相结合,也体现了学科的融合。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需要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和思路。
(五)教育史不再只考察史实和记忆,更需要系统梳理思想史和制度史。
历年真题都是简单的背诵测试,比如2007年的简答题51“简述孔子对老师的看法”,2022年的选择题17“道在讲道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韩愈说的”。
2022年第55题分析讨论题“孔子、荀彧、韩愈对教师的看法,结合时代背景谈各自侧重点”。相比难度突然增加。
以“老师的观点”因素为主线,借鉴不同的教育家或朝代,让学生梳理其变化的原因,其实就是在教育学原理上验证“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理论。 . 知识。
文都管联院在预祝2022-2023一路长虹!联系指导老师 wdgly300 咨询院校专业, 领取历年真题,和免费的公开课程,以及小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