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写作:第 56~57 小题,共 65 分。其中论证有效性分析题 30 分,论说文 35 分。 请答在答题纸上。
56.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 (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 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 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2022-2023
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虽然是人们尊崇的德行,但这种德行其实不可能成为社会的道德精神。
一种德行必须借助大众媒体的传播,让大家受其感染并化为自觉意识,然后才能成为社会的道德精神,但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所赖以存在的行为特点是不事张扬,不为人知,既然如此,它就是得不到传播,也就不可能成为社会的道德精神。
退一步讲,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善举经媒体大力宣传以后为更多的人所了解,这就从根本上使这一善举,失去了默默无闻的特性,既然如此,这一命题就无人谈起了。2022-2023
再者,默默无闻的善举一旦被媒体大力宣传,当事人必然会受到社会的肯定与赞赏,而这就是社会对他的回报,既然他从社会得到了回报,怎么还可以是无私奉献呢?
由此可见,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德行注定不可能成为社会的道德精神。
【参考答案】
1、一种德行必须借助大众媒体的传播,让大家受其感染,并化为自觉意识,然后才能成为社会的道德精神是成问题的。因为一种德行未必必须借助大众媒体,通过教育和环境影响,形成统一的文化和价值观,成为文化的普同性,成为社会普世认同的道德精神,可能比媒体宣传的短暂性和时效性更具有影响力,该前提不必然成立。2022-2023
2、既然如此,它就得不到传播,也就不可能成为社会的道德精神。 属于推不出谬误。虽然无私奉献不事张扬,但未必就得不到传播。个例的传播未必能成为社会的道德精神。
3、退一步讲,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善举经媒体大力宣传后为更多的人所了解,这就从根本上使这一善举失去了默默无闻的特性。有概念混淆的嫌疑。客观上得到了宣传并不意味着行为人主观上默默奉献的精神。2022-2023
4、默默无闻的善举一旦被媒体大力宣传,当事人必然会受到社会的肯定与赞赏,而这就是社会对他的回报,既然他从社会得到了回报,怎么还可以说是无私奉献呢?未必成立。因为社会的肯定与赞赏是否等同于社会对他的回报,这值得商榷,两者不完全等价。而且事实上获得了认可并不能否定主观上默默奉献的精神。
57.论说文: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 700 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2022-2023
鸟类会飞是因为它们在进化中不断优化了其身体结构。飞行是一项特殊的运动,鸟类的躯干进化成了适合飞行的流线型,飞行也是一项需要付出高能量代价的运动,鸟类增强了翅膀,胸肌部位的功能,又改进了呼吸系统,以便给肌肉持续提供氧气,同时,鸟类在进化过程中舍弃了那些沉重的效率低的身体部位。
【参考答案】
主题:革新、变革、改进、优化。
主体:联系企业写作较好,联系个人亦可。2022-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