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2021管综真题无答案)考研管综真题书推荐

手动点赞加关注,感谢同学们!

其他文章会在此更新链接


2022年新的开始,备考的号角声已经响起,近些年考研人数不断增加,竞争的惨烈程度也可想而知,所以提前备考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以往经验来看,从4月-12月2022-2023是一个相对合理的复习节奏。因为要想冲击高等学府,复试高分入围。必须提前做好规划,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有效的规划,能让你有更好的心态去备考,更加从容的应对考试。

就像打篮球前做热身运动一样,它能有效的活动你的全身,让你的实战中的状态更好,可以避免你受伤。

因此,提早的复习,可准备更加的充分,4月后同学们可以着重学习难点内容,英语方面词汇储备多加注意,写作也是。3月前可以先进行4-7月的内容进行预复习,慢慢的夯实基础,俗话说慢功夫出细活2022-2023。当然,也有备考较晚的同学,7-8月也可以加快复习节奏,同样可以好好的备考。

下面学长针对备考联考,根据这两年的考研情况,分五个部分做详细的阐述。

(如果觉得文章有帮助,记得手动点赞+收藏)

首先,要确定一个好的目标院校,没有目标也就没有十足的动力,漫长的考研路也需要动力去支撑。所以,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精气神足了,复习也就会随之而然的动力十足。因此,我认为是非常有利于全年的复习。

其次2022-2023,管理类联考不同于一般的学硕考研,选拔的是相关的专业硕士,考试内容包括数学、逻辑、写作(论说文、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英语二(难度6级水平),预计2021年9月中旬考试中心颁布考试大纲,竟然考试中心不公布通用教材,那就需要各位考生自己来准备复习用书,但究竟用谁的书?老师那么多,到底跟着哪位老师来学习?如此混乱的管理类联考辅导界,鱼龙混杂,以至于各家机构也会彼此攻击。但这一次,我希望可以凭着公正公平第三方的身份,不同于2021年我写的备考计划。我会把我的以前备考情况以及今年有所了解的复习情况,综合起来和大家介绍。

再次2022-2023,从综合科目说起

数学:

(4-7月)基础阶段

推荐一:陈剑的数学高分指南(必备)。

理由不用多解释,虽然什么L说这本书太难或者怎么样(宣传自己呗),我认同这样的观点,确实有些题目过难,偏离了考试的水平,不过对于前期的备考,题目难但有利于夯实基础,提高部分的练习题目可以提高水准。

学习方法:数学高分指南2022-2023建议先做每章基础篇,再做每章强化提高篇。

学长认为要完成3个月基础部分的训练。只有夯实基础,稳扎稳打,复习才能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如果提前完成,可以反复的刷高分指南,直到下一阶段的复习。

推荐二:老吕数学要点精编。

题目简单,主打技巧性做题策略,合适聪明的学力),那你不合适的老吕的数学书,结果往往都不及如人意。相反,你反应速度很快,很能吸收技巧,学长相信你,你有高分的潜质。2022-2023

不过不用担心,人无完人,这是一场综合性的考试,即便数学是弱项,但在写作和英语方面还是可以拉分的,一定要相信努力的人结果都不会太差的。

(8-9月)提高强化阶段

推荐一:在完成高分指南后(或学习高分指南的同时),穿插练习数学顿悟精炼。

这本书的难度介于高分指南基础题木之上和提高题目难度之下,可以查缺补漏。2022-2023

学习方法:数学顿悟精炼总共1000题左右,内容较多,个人觉得题目不错,对于思维的提高很有帮助,最好能建立错题本,以便于后期复习以往学过的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建议:先做第4节的题目,然后回顾高分指南基础例题建立关系,再做顿悟第二节例题知识再巩固,将题目模式化,以不变应万变,这才是应对管理类联考数学的关键。

推荐二:老吕母题800练、600题、鑫泉数学1000题。

2022考研老吕数学母题800练
天猫
¥48.80
去购买

这几本书学长当年也做过,基本是类似的真题的题目,练手足够,锻炼对题目的迅速反馈能力因为所谓的母题和顿悟精炼一样,均为奥赛题目改编,如果大家想进一步学习的联考数学,那就研究研究奥赛题目吧(开玩笑,嘻嘻)。

(10-11月)真题强化阶段

推荐一:数学名家详解。

2022 管理类联考 陈剑讲真题 数学历年真题名家详解
天猫
¥68.80
去购买

这本书后面附有套卷,前面有分类的题目,特别有利于先检测,再分类总结。

学习方法:先根据暑期的强化期,进行有针对性的真题学习,从简到难,一定要分层次、有重点、有目的的进行真题学习,学会每次做完总结,总结做题技巧,识别题目类型,如何识别数学题目类型?怎么样将知识点对号入座?

我还建议再从淘宝多买几套试卷

历年真题试卷现货备考2022
天猫
¥19.80
去购买

超级便宜,两套综合+一套英语真题不过八九块钱,因为真题需要反复做,不要怕重复,只有反反复复的做,才能真正理解真题的解题思路,才能将真题的套路与你前期的复习的知识点建立起关系。

这时候看真题真的不算晚。相信学长的话,很多题目你提前做了,效果并不会很好,甚至你不会的题目还是不会,但结果答案记住了。这样的复习只会是无用功,因此,经过前期这样的高强度复习,你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不错,真题确实很简单,但从近几年的考试难度来看,难度实际降低,但题目的坑却越来越多,尤其是充分性判断,陷阱隐藏性深。2022-2023

推荐二:老吕真题和鑫泉的真题。

真题题目都是一样的,区别就是排版不一样,分类不一样,答案不一样,因此,真题我建议大家根据价格来买的吧,如果考虑的答案来购买,推荐一的答案应该相对准确些。

(12月)模考阶段

淘宝买模考题目2022-2023,市面上的模拟题目参差不齐,不建议大家盲目购买,后期我也会跟着大家,到时候推荐大家使用哪有题目。现在先简单说一下。

推荐一:幂学模考题,质量不错(数学,逻辑稍微差一些,写作呢等我后面说)。

推荐二:太奇,题目稍难,自虐者首选。

推荐三:鑫泉的题目逻辑部分我做过,不过我觉得对我提高不大,反而有负影响,因人而异呀。还有综合题的部分质量不错,适合综合推理不行的同学。

推荐四:老吕模考题,逻辑和写作可以。

进入12月的瓶颈期,许多很担心自己会不会考不上等等问题,这个时候必须要耐心发现自己的问题,冷静分析自己的问题。利用自己前期积累的错题本。2022-2023

亲测非常实用,自己足足记了两本宝贵的错题本,写满了自己的思路,特别在考前对自己的心里状态非常有用。

逻辑:

(4-7月)基础阶段

学长建议选择一本书,跟对一个就好,但具体选择谁?

推荐一:饶老师的系统班讲义

(没有购买链接,网盘资料)2022-2023

比较实用,形式逻辑非常棒,论证逻辑网上也有人指责饶老师的论证部分烂。相反,我到觉得他的题目思路特别清晰,如果稍微结合其他的老师对于论证部分的分类,比如老吕的逻辑,逻辑这一科目,第一次接触使用了什么方法,会影响以后的逻辑思维,虽然学长本人学习的是绕老师的思路,我也会用一些老吕的解题技巧,具体怎么使用我后期会给大家分享。

推荐二:逻辑高分指南或者逻辑精典

现货新版】高教版2022逻辑高分指南 杨武金MBA MPA MPA
天猫
¥48.80
去购买

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再买一本。请记住,只做题目就好,不要看解析,形成与讲义相同的思路,这是非常重要的!

推荐三:老吕逻辑要点精编

形式逻辑不错,采取不画欧拉图的方法,效率相对提升。论证逻辑部分,分类比较细致,可以有针对性的学习。2022-2023

(8-9月)提高强化阶段

推荐一:逻辑顿悟精炼,

杨武金,学长特别喜欢的一个老师,人大副教授,我还有他的签名呢,这本书是题型分类的,与高分指南的章节一一呼应。

推荐二:人大600题,

人大600题是周建武的编写的,题目是以套卷的形式编写,适合练手控时使用。2022-2023

推荐三:鑫泉逻辑1000题老L 600题

建议:将顿悟整理错题集,回归基础知识点,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做题思路。

这段时间,会发现,形式逻辑基本没有问题了,主要是论证部分,尤其是削弱、加强、假设仍是错误集中的部分,9月份务必将证据→结论这个思路强化练习(后期我也会分享具体的做题思路)。2022-2023

(10-11月)真题强化阶段

推荐一:逻辑真题名家详解

这本书前面是分类的题目,特别有利于先检测,再分类总结,学长建议再从淘宝多买几套试卷,超级便宜,两套综合+一套英语真题不过八九块钱,因为真题需要反复做,不要怕重复,只有反反复复的做,才能真正理解真题的解题思路,才能将真题的套路与你前期的复习的知识点建立起关系。其实和数学复习类似。2022-2023

推荐二:鑫泉逻辑历年真题

与逻辑真题名家详解类似,很厚的一本真题书。

(12月)模考阶段

推荐一:鑫泉、MX模考题2022-2023,可以从多方面购入,质量还算高,后期的联系,个人觉得综合性题目需要多联系,就17—18真题考试来说,因果论证、综合分析的题目考察数量增多,我相信这是联考发展的趋势,难度不大,着重基础,因综合推理耗时长心态容易崩塌,很容易造成考生无法发挥出自身的真正实力,这是得不偿失的。(一些总结的东西,后期整理完毕推送)

推荐二:老吕模考题,题目思路明显,听过的他的课做题很上手,但前期不做他的书籍可能会有些难度。但整体上看,老吕的题目质量还是挺好的,所以学长还是建议大家一做。

进入模考阶段,不能否认有些模拟题目出的确实比较刁钻,所以,请不必太在意模考成绩,最主要的是按部就班的学习,逻辑并不是题目做的越多分数就会提高的越多,一定要避开这个误区。2022-2023

写作:(4-7月)基础阶段

推荐一:写作高分指南

论证有效性分析,跟着陈老师最好,毕竟是复旦哲学系副教授,我向他请教过许多问题,水平确实很高,我的论证有效性也提高了不少,但论说文我不太建议使用陈老师的套路,并列3点式不太适合写作水平、写作思维一般的人。2022-2023

推荐二:老吕写作要点精编和鑫泉分册、精典

老吕的论说文后期的整理的话题还是不错的,同学们可以关注下。鑫泉的水平毋庸置疑,学长也推荐。

推荐三:田然讲写作(素材)2022-2023

素材储备不足的同学,推荐你关注。

4-7月把论证有效性分析学习好,我也会发一些我写过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还有就是需要多关注一些文章,我的微博也会发一些关于论说文的材料。最后,必须要说明的是,每年都会有谁谁押中论说文题目,水分在那儿,各位同学信也好,不信也没关系,考完便知晓。写作辅导鱼龙混杂的人太多,所谓的批改班也是巨坑,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所以,跟对人,多下苦工才是硬道理!2022-2023

(8-9月)提高强化

推荐一:写作真题名家详解

推荐二:鑫全写作真题

论说文开始从真题开始,具体选择谁,我建议你们都先看看。鑫泉、陈君华、天然、老吕、王城都有不同的写作的套路,选择适合自己的,这一点很重要,不要随波逐流。请注意,素材宝典高中水平的素材别用,很low。2022-2023

(10-11月)真题强化阶段:同8-9月的内容(近7年的真题务必写一遍,尤其是论证有效性分析,最好有批改,可以私聊学长全文批改

(12月)模考阶段:尽可能把多家的模拟题目,多搜集,列提纲搭框架,将自己的积累的素材想尽办法填充进去!(请关注我的模板,留言拿魔板)

小技巧:字不好看的同学,建议要练字,不然很吃亏。2022-2023

学长亲自使用的草稿纸,护眼!很方便,料很足!推荐同学!

英语:

(4-9月)基础+强化阶段

推荐一:红宝书+英语一历年真题

官网现货【备考2021年12月】张剑黄皮书六级英语真题试
天猫
¥35.80
去购买

真题的版本很多新东方、张剑、考研圣经等等,我用的真题2005年-2016年(丁晓钟的历年真题)一本厚厚的书,主要是因为我不太喜欢做套卷形式的,解析整体还行,虽然不出众,但思路分析很到位,且有些语法难点解释比较模糊。

推荐二:词汇书(老蒋讲词汇或恋恋有词)+老蒋精读80篇

80篇的题目基本上是英语一真题和四六级题目合编的。2022-2023

总之,词汇必须掌握,阅读只是辅助练习,做真题足够了(提示:做英语一的题目,只做阅读就好了)

词汇,非常重要,大家至少要坚持到12月份,以我为例,刚开始背的是红宝书+英语二词汇名家详解,大概4200多词,最后结合了手机软件(扇贝单词)反反复复背了考研大纲单词2遍,老蒋讲词汇1遍,还有辅导机构的核心单词2160个,基本上解决了词汇。需要强调的是,我的英语基础不好,没看长难句,也没复习语法,我是直接上真题,勉勉强强能考75+的水平。所以,我的学习建议,并不是给那些80+的准备的,英语真的想要考的好,句法结构的学习语还是很有必要的,不然真的很难,但如果目标较低,要想65+的话,还是可以参考以上的复习建议。2022-2023

英语部分的学习,参考以上书单就可以了,千万别被某些卖书的老师蒙蔽了,虽然有的课确实上的不错,但总会忽悠你买一大推无用的书,同学们可要注意哦。

(10-11月)真题强化阶段2022-2023

推荐一:老蒋讲真题+王江涛高分写作

蒋老师的书真题的质量还是很高的,老将的书从17年开始貌似为了圈钱,还分了2季来卖,所以大家忍着痛买吧。蒋老师的其他书呢,不是讲它不好,而是觉得作用不大,退一步讲,你买了,你应该也没时间看,所以建议购买真题足够。大家一定要秉承着效率至上的原则进行学习。

2个月真题必须搞透,搞透!从完型到写作,必须做到词词过,看看有哪些常考词汇还是没记住。有能力的全篇笔译,没时间的选择真题解析里的长难句、考点句做笔译,这一点是你提分的关键!还有,每天可以着手进行作文的背诵了,谭建波高分写作也不错,2022-2023多背多默写,考场上才有好的发挥,可别让写作拖后腿了,教训惨痛...

(12月)模考阶段

英语这一部分没有特别推荐,需要注意的是,英语模拟卷测评的意义不大,首先选材,其次题目设置,最后词汇和文章篇幅,都很难与真题达到同一水平,考研的卷子都是命题主反复挑选,反复推敲出来的,模拟卷很可能就是某一位老师独自命题的,这样的差距,其检测的质量大家也可想而知。2022-2023

我想说,虽然英语最后还是需要多做题,来保持题感,我还是希望大家多做真题。但也不能完全不做模拟试卷,后期复习比较紧张,尤其是英语更加需要做一些高质量的模拟题。

推荐一:老蒋4套卷,好多年了,题目几乎没怎么变化,不过质量还行。

推荐二:幂学模考题,(淘宝盗版入手,不过应该很难搞到手)。

推荐三:模考题2022-2023,各个机构出的试卷有难度,但比较贴近真题水平。然后做这些题目,后期的准备也就行了。

最后,要关注各机构的英语大小作文的押题,一定要有自己的写作模板,这一点非常重要。

最后的最后,再次送大家自己的17年写的10条总结

1.结合视频,不要蛮干

2.虚心请教,不懂就问

3.关注学长,及时反馈

4.总结笔记,夯实基础

5.每日回顾,温故知新

6.数学灵活,基础重要

7.逻辑多变,请勿题海

8.忽略写作,必定后悔

9.英语分值,定于积累

10.卧薪尝胆,天道酬勤


上一篇:2022-2023工程管理专业可以考什么证书(建筑工程管理职称答辩)
下一篇:2022-2023工程管理软件app(工程管理研究生读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