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广西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目录-中国研究生迎来变革!多所高校正式发文:全日制研究生、学硕停招
一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正式突破百万大关,研究生群体正在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绝对主体之一。
▎学术硕士和全日制硕士暂停招聘!
5月12日,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官网发布通知称,经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2022年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不再招生。具有学位的研究生。
图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不再招收学位研究生。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发布最新研究生招生公告。文件明确提出:2022年,计划调整会计专业,不再招收全日制普通考生。
大学取消了全日制
近年来,不少高校在研究生招生培养方式上都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官网发布关于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硕士招生调整的公告:2021年全日制在校生只招收免修源,只招收部分统一考试阶段招聘准时考生。
文科生心目中的另一所顶尖大学南开大学宣布,将取消2020年应用心理学硕士全日制招生,并非全部取消非研究生招生。
在中国人民大学之前,许多大学已经逐步减少或取消了全日制招生。例如,武汉大学2017年全日制会计硕士只招免生,其余均为兼职;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取消应用心理学全日制硕士招生,全部招收兼职硕士。
近年来,据不完全统计,不少高校取消了全日制专业。
▎“特长”招生比例增加,学习年限变长
日前,河北师范大学发布通知:从2022年起,教育硕士类下小学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技术教育7个专业(领域)的培养周期调整为三年。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表示,“这是大势所趋。”
截至目前,哈工大、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郑州大学、河海大学等多所“双一流”高校明显延长了部分专业硕士的培养周期。
在7月刚刚公布的2020年学位授权评审结果中,共计划新增1500多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专业硕士点1115个,占比70%以上。专业硕士培养单位显着增加。.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联合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2020-202年5)》)明确提出,到2025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专业根据社会需要,增设硕士、博士学位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研究生招生总数的三分之二左右。
▎多所高校扩大硕士免试比例,普及博士“申请-评估”制度
8月6日,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发布《南京大学关于2022年免试推荐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明确提出“我校将进一步扩大直招博士生招生规模”。 .和2022年硕士研究生,欢迎对学术研究感兴趣的优秀本科生申请。” 随后,复旦大学还宣布,2022年将进一步扩大直接博士生和学位免修硕士生招生规模。
此外,不少高校的优势专业也对统一考生关上了大门。“只招免生”的字样出现在越来越多的顶尖高校的招生目录中。
近日2022-2023广西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目录,国防科技大学、郑州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宣布,从2022年起,取消统一招生考试,全面实行“报考”招生制度。 .
图 | 近日,多所“双一流”院所宣布博士招生全面实行“报考”制度
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14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中,至少有131所高校在博士生招生方式上开始实行“报考”制,占比超过93%;其中,42所一流大学已开始实施申请评估制度。
与此同时,这一制度也在非“双一流”建设高校悄然实施。深圳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高校都在逐步改革,全面推行“报考”招生制度。或某些学科。
可以预见,博士“报考”制度和硕士免试制度的普及,将大大改写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录取标准和评价办法。
▎发表学术论文不再被视为毕业的“硬标准”
2020年2月18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授予的限制性条件”。
随着“破五德”的不断推进2022-2023广西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目录-中国研究生迎来变革!多所高校正式发文:全日制研究生、学硕停招,曾经悬在研究生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学术论文终于被取下。
3月,清华大学最新修订的《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规定》明确,要消除硕士学位评价中“只做论文”的倾向,“非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至少完成一篇与论文相关的内容并符合发表要求”,学术论文发表将不作为申请论文答辩或学位申请的前提条件。
图丨清华大学取消学术论文发表硬性标准。
此外,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广西大学等高校相继出台新规定,不再将论文发表数作为申请博士学位的限制条件。
曾几何时,对于研究生来说,一篇合格的论文是不够毕业的。如果没有额外的符合要求的学术论文,他们将无法顺利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证书,并且学术论文的数量不断增加。而出版标准也让很多研究生苦不堪言,进而催生了一系列的乱象。
在原始、明确来源之后,学位论文将成为评价学位的主要依据,其地位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学位学习期间获得的专利、专着、研究报告等各类创新成果也将成为众多研究生的成功毕业。经过”。
▎最严“导师限制令”出台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
针对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改革我国博士、硕士研究生毕业考核制度,赋予导师自主决定博士、硕士研究生能否毕业的自主权”,教育部认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提高大学水平很有帮助。研究生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很有启发性,我们决定全面采用。
在扩大研究生导师自主权的同时,为保护研究生群体的权益,对导师权力的必要限制也在进一步加大。
针对个别导师辅导能量不足、质量把控不严、师德不健全等问题,去年11月,教育部发布了《研究生导师行为指导准则》,称其为“最严格导师限制”。对违反规定的教员,培训单位按照规定采取面试、限制招录、暂停招录、取消教员资格等措施;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一经查实2022-2023广西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目录,坚决撤除教学团队;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行为准则》明确,研究生导师必须合理调整指导研究生人数,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指导,不得要求研究生从事与学术、科研和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必须不得违反规定任意拖延研究生毕业。
研究生导师必须按照规定为研究生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保障研究生的合法权益,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对与研究生共同签署的科研成果承担相应责任。在学术研究中不得违反学术规范或损害研究生的权益。不要侮辱研究生的人格,不要和研究生有任何不正当的关系。
为加强地方学校对研究生导师的监管,教育部还规定,将导师绩效纳入学位授权点资质评价和“双一流”监测指标体系。对违反指导方针的导师产生负面影响的大学将视情况而定。招生计划将减少,新学位授权的申请将受到限制。情节严重的,按程序取消相关学科学位授权。
下面,小编将简单介绍一下全日制、兼职、在职研究生的区别:
全日制、兼职和在职研究生的区别
1.全日制研究生、在职研究生(双证)和在职研究生的区别
首先,需要先明确全日制研究生、在职研究生(双证)和在职研究生三个概念。在职研究生(双证)不等同于在职研究生。正是因为现在很多用人单位把后两者混为一谈,才对兼职研究生(双证)产生了误解。
在职研究生:
在国家计划中,以工作人员的身份在校兼职、兼职工作和在校学习的研究生教育属于国民教育系列。
2016年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中,将“在职研究生”更名为“在职研究生”。
在职研究生不同于原来的在职研究生。兼读制研究生纳入国家考试,与全日制研究生统一交叉。他们有相同的毕业要求,毕业后有学位证书和学历证书,与全日制研究生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今天的在职研究生考试分为兼职统一考试和五月联考。简单地把在职考研等同于在职考研是不准确的!
兼读制研究生≠兼读制研究生
而且,由于教育部没有规定兼读专业只招收在职人员,应届毕业生也可以报考,同时允许全日制考生转专业。 .
2.兼职和全日制研究生学位证书的区别
毕业证书代表研究生学位,学位证书代表硕士学位。在职研究生最终会拿到双证毕业,但在职研究生只有学位证没有毕业证。
2017年以后,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唯一的区别就是毕业证上的学习方式标有“非全日制”字样。
因此,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方式相同,但培养方式不同。两者都必须通过国家研究生入学考试。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相同的考试录取政策和培养标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同等效力。
2020年9月3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2020-2025)》)。
规划指出,到2025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重大社会需求,增设一批硕士、博士学位门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2个——占硕士研究生总招生规模的三分之一。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人数将大幅增加。这一举措无疑给了专硕更大的发展空间。
近10年来,研究生招生的年均增长率达到6%,这意味着研究生招生一直在进行。
但扩招应该只向部分专业倾斜,尤其是特色硕士专业。大部分的扩展名额可能会给予特殊硕士或非完全候选人,而学术硕士的扩展名额应该相对较小。
事实上2022-2023,对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培养,教育部早已制定了相关的发展规划。由此可见,兼职是非常重要的。它还表明,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在任何维度上都是平等的。很难参加考试。你要上课,你要发表论文,做一个题目,通过毕业答辩才能毕业。证书内容相同。来源:山东教育
“测旋杯”首届粤港澳大湾区量子计算挑战营
10月16日至17日、23日至24日,将举办首届大湾区量子计算挑战营。挑战营设立1万元奖金,量子计算专家将面对面指导参赛选手。优秀选手将有机会到国内顶尖的量子高科技公司工作。
挑战营不收取任何费用,不限制玩家的职业、年龄、地域。欢迎全国量子爱好者报名参加。详情:量子计算挑战营,报名正式启动,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报名挑战营。
为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教育,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助力量子信息人才培养,深圳市计算机学会与澳门计算机学会、香港联合举办“首届大湾区量子计算挑战营”计算机教育学会。本次挑战营由深圳市良轩科技有限公司冠名赞助,深圳市良轩科技有限公司( )是一家致力于子机产业化的高科技公司。公司拥有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等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产业化经验的量子计算机研发团队。,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文都管联院在预祝2021-2022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