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在职研究生报专硕还是学硕-2017考研:学硕VS专硕,如何抉择
[摘要] 每个准备考研的同学都会有这个疑问。我应该申请学术硕士还是专业硕士?在此,我特意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评估,并给出报考建议,希望对2017年考研的选择有所帮助。特法师VS法师,哪一个是为你量身定做的?选择有时比努力更重要。祝2017考研生梦想成真!
一、什么是硕士学位,什么是硕士学位?
1、学术硕士
以培养教学科研人才为重点,授予学位类型以学历学位为主。
学位按录取学科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军事、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3个类别。
2、专业大师
具有专业背景的学位,为特定职业培养高水平的专业人才。
我国获批的专业硕士数量已达15类,专业硕士教育的学习方式较为灵活,大致可分为在职学习和全日制学习两种。
二、近5年硕士、硕士招生及申请趋势
1、申请
年
研究生总人数
专业学位申请人数
学位申请人数
2010年
140.5W
18.9W
121.6W
2011年
151.2W
30.5W
120.7W
2012年
165.6W
43.7W
121.9W
2013年
176W
59W
117W
2014年
172W
68W
104W
2015年
164.9W
72.6W
92.3W
2、招生
年
招收研究生总数
就读专业学位的学生人数
攻读学位的学生人数
2010年
47.2W
11W
36.2W
2011年
49.5W
14.9W
34.6W
2012年
51.7W
18.7W
33W
2013年
53.9W
21.7W
32.2W
2014年
56W
23.7W
32.3W
三、高手和高手的区别很大
1、不同的训练方向
学术型硕士教育重点培养教学科研人才,授予学位。
专业硕士注重培养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是克服学术型硕士短缺的新型硕士。
2、不同的入学要求
学术硕士的申请者不需要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验。
专业的全日制硕士不需要工作经验。入学要求与学术硕士相同。在职研究生有工作经验要求。
3、不同的入学考试
学术型硕士入学考试只是年初的“通考”,统考以外的专业考试由招生单位自行设置,查卷。
除了年初的“通考”,还有10月份的“联考”(16年后“联考”将取消)。
4、不同的入门难度
学术型硕士的录取难度取决于申请的学校和专业的受欢迎程度。热门专业竞争激烈,不太热门的专业很难招到学生。
进入专业硕士的难度还取决于学校和专业的知名度。“通考”的竞争要大于“联考”。“联考”更看重申请人的工作背景和经历。
5、不同的学习方法
学术硕士:全日制学习。一般为3年。
专业硕士:全日制学习,学制2-3年。
6、不同的学习费用
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学费一般为每年8000元,不同专业有所不同。
专业硕士的学费一般在每年8000元以上22-23,不同专业有所不同,但学费普遍高于学术硕士。
7、阅读博客的不同方式
学术型硕士可直接读Ph.D。通过自己的导师,不参加国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直接博士。或联合硕士和博士。
专业硕士不能与硕士或博士学位合并,必须在获得硕士学位之后。
8、文凭奖励可能不一样
学术硕士同时获得学位和学历证书。
10月份参加单独考试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只颁发学位证书,1月份参加考试的将同时颁发学位和毕业证书。
9、不同的社会认可
学术硕士:社会认可度很高。但是,企业在招聘时,也会考虑自身理论薄弱、经验不足等问题。
专业大师:新增大师的认可度还在测试中。不过有国家颁发的“双证”,相信前景会很好。
四、多角度评估你是否适合申请硕士或硕士
1、纪律性
如果本科学习的方向是工程、理科,或者是历史等更注重理论研究的学科,并且你有兴趣进一步研究这个学科,那么你可以选择申请学术硕士学位。
如果本科层次是人文社会科学或经济管理等比较实用的学习内容,那么选择申请专业硕士学位更适合该学科的性质。
2、发展方向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有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或从事科学研究,有兴趣从事科研工作的,应重点关注学术方向。考研会建议申请学术型硕士学位比较合适。
如果考研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更好的就业,那么选择一个更注重培养专业精神的专业硕士更有利。
3、上一个
如果你是应届毕业生,考虑到你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准备考试,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还处于熟悉阶段,建议申请学术硕士学位,增加知识储备。
如果你是过往学生或在职应聘者,考虑到准备时间、复习干扰等因素,研究生帮推荐申请专业硕士,以降低报考风险。
4、课程基础
除了少数几个专业,大多数学术性的研究生入学考试都要考数学。同时,英语会考考比较难的英语。建议公共课好的学生通过学术型研究生入学考试。同时,考研更多的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熟练运用。如果你的专业基础很好,邦邦觉得选择学术硕士考试会有优势。
数学基础较差或从未学过数学的考生,如果选择了数学难度较大的学术型硕士学位,则受害更大;相应地,如果本科专业课基础不扎实或跨专业考生,则专业学科基础较差。选择专业的硕士学位可以增加你获胜的机会,而不必与有基础的“学生”竞争。
5、 多年学习
对于不在意时间成本的考生2022-2023在职研究生报专硕还是学硕,选择学制3年的学术型硕士学位,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完善知识体系,提高学科和科研水平。
对于年龄较大的考生或其他在意时间成本的考生,帮助建议选择学习时间较短的专业硕士学位。这样你就有更多的时间为自己的职业目标打好基础,同时也能更早的进入职场。毕竟,某些工作的性质是一次一个步骤。
6、经济状况
学术型硕士的学费大多在8000/年,也有奖学金的资格。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同学,考研帮助建议选择学术型硕士,这样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付出。“赚回来”的学费。
大多数专业硕士的学费远高于相应的学术硕士。其中一些人没有资格获得奖学金。不建议经济条件差的人参加考试。但如果你是“有钱任性”的类型,你可以选择申请专业的硕士学位,在能力范围内多花点钱,给自己更多的成功录取保证。
7、调整机会
学术硕士考试科目一般可涵盖专业硕士初试科目或专业硕士考试难度。因此,调整一般是从学术硕士到专业硕士。
专业硕士的考试科目和难度决定了转学学术硕士几乎是不可能的。
8、 是否通过测试
如果你的考研专业是本科专业,那么你可以掌握很多考研专业的信息,同时知道这个专业考试的重点和难点,那么学术硕士更合适。
如果一个专业本身就是学术专业,那么对本科学历之前的学习经历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一个跨专业的考生很难在几个月内补上。这个时候可以选择专业的硕士学位。会比较简单,成功率也会比较高。
9、 历年录取比例及分数
学术硕士的分数会比较高,录取率会比较低。对于成绩好,不太在意得失的考生,可以选择学术型硕士。
专业硕士的分数低,同时,高修正增加了专业硕士录取的比例。所以2022-2023在职研究生报专硕还是学硕,拿专业硕士的难度比较小。对于想通过考试的考生来说,专业硕士是最好的选择。.
10、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
学术型硕士培养方案已经非常成熟,强调课程学习与科研训练并重的培养原则,要求学生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因此,考研助手强烈推荐基础知识扎实、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和创新意识强、有决心把科研作为未来职业的学术型硕士。
专业硕士培养更加注重培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对专业工作实际需要更强的把控。对科研能力要求不高,希望提高工作实践能力的考生,可选择申请专业硕士学位。
看到这里,你知道该选择硕士还是硕士了吗?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多角度看你的情况2022-2023在职研究生报专硕还是学硕-2017考研:学硕VS专硕,如何抉择,评估自己的实力,最合适的选择才会带来最好的效果!考研,加油!
文都管联院在预祝2021-2022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