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论文查重-马上评|100%的论文抄袭,怎么就没拦住?
近日热议的“湖南大学毕业生硕士论文涉嫌全文抄袭”事件有了最新进展。11月3日,湖南大学在官方微博回应称,经调查,该校2016级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陈杰的硕士学位论文《新媒体新闻缩写关键技术研究》构成学术不端行为。根据相关规定,陈杰的硕士学位被撤销,其导师唐克龙的研究生导师资格也被取消。湖南大学坚持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并将深刻反思,加强管理,绝不容忍。
据被抄袭方此前报道,该论文构成学术不端行为mba论文查重,“除致谢和关键词略有不同外,全文从格式到内容均抄袭”。“这一点真的令人震惊。
湖南大学的处理果断,态度明确。但是,如果这样一张全抄的试卷能一路通过,是不是也提醒了学校补卷的质量还存在漏洞?这显然是更应该引起重视的事情。
从公开信息来看,湖南大学并不是第一起研究生论文被曝抄袭的“丑闻”,甚至“全文抄袭”也不是个案。据报道,2018年,湖南大学2016级硕士论文被指抄袭考研论文,“不仅题目一模一样,摘要和正文也高度相似,多段几乎一模一样”。一样,内容也高。类似”。此后,校方调查确认该论文“构成学术不端行为”,并吊销抄袭硕士学位,并暂停导师研究生招生资格三年。
三年后,几乎相同的抄袭情节和处理结果在所难免。
需要指出的是,两篇被曝光的抄袭论文都是2016年的,当时的学术质量控制机制可能没有现在这么完善。例如,论文查重是近年来才逐渐流行起来的。但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不能说是“情有可原”。
事实上,201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学位和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就明确要求对博士、硕士研究生开展随机抽查工作。加强学位授予单位、导师和研究生。质量意识,加强学位授予管理,确保学位授予质量。
退一步,严格控制论文质量。即使没有外部监督,也关系到最基本的学术诚信和道德操守。是学校和导师学术态度的延伸,也是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最基本要求。成为每个学校都应该捍卫的底线。
守住这个底线,植根于学校和导师本身的态度。这次被曝抄袭的论文中有一个有趣的细节。论文“致谢”部分表示,本论文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在整个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精力mba论文查重,提出了宝贵的建议。然而,这样一篇充满了导师辛勤工作的论文,却被证明几乎100%抄袭。这样的“黑色幽默”真是讽刺。
背后暴露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导师真的配得上这样的“谢谢”吗?学校是否对这种赤裸裸的学术不端行为履行了应有的监督和调查职责?
去年8月,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高校立即行动起来,对近五年(2015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授予博士、硕士的学位论文进行全面审查和调查。全文被曝抄袭的论文于2016年提交,在通知要求的时间内提交。请问学校有没有进行过审查和调查?换句话说,为什么调查没有发现问题?
为强化学校学术质量管控责任,2019年教育部明确mba论文查重-马上评|100%的论文抄袭,怎么就没拦住?,对连续或多次出现“问题学位论文”的学位授予单位和学位授权点,将增加聘任。涉事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讨论力度,开展专项检查,减少招生计划,视情况暂停或撤销相关学位授权。希望在这样的规定下,每所大学都不要再侥幸了,真正建立起责任和制度的闭环,防止学术不端行为。
文都管联院在预祝2021-2022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