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3(复试)学生会干部在复试中有优势吗_名校导师坦言_不会接受学生会

文/初语

导语:

现在大学生找工作问题非常严峻,本科生之间的竞争日益激增,学生想要提升竞争力就必须“升学”。

现在考研已经算不上稀奇事了,基本上有接近一半的本科生都会选择考研,但报考人数越多,学生上岸的压力就越大。

2022年考研怪现象频频出现,400+高分聚堆出现,很多高分学生可能都会面临调剂。在复试阶段原本优秀的学生可能也会遭受“滑铁卢”。

考试就是有太多的未知数,学生只管努力。复试简单地说就是“双选过程”,学生有能力进入心仪院校的复试而导师对这名学生也满意。

每一位导师喜欢的学生类型不同,尽管学生在优秀不是导师喜欢的类型,可能都会“名落孙山”。

学生会干部在复试中有优势吗?名校导师坦言:不会接受学生会干部

研究生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很多学生认为只要初试成绩能通过国家线就能成功上岸,但事实并非如此。

有很多学生在复试阶段可能都会被淘汰掉,有一位名校的导师分享自己曾经的经历,让人感觉到不可思议。

这位导师在复试的时候遇到一份比较优秀的男生,各方面条件都符合这位导师的预期,可这位男生是本科院校的学生会主席。

这位导师不接受他学生会主席的身份,坦言只要学生能辞去学生会主席的职务就能接纳这位学生。

这位男生并没有“舍得”自己担任学生会主席的职务,与这所学校擦肩而过。其实学生会干部在研究生复试或者找工作的时候都会有一定优势,

那么这位导师为什么不想接受这位学生呢?

这位导师不接受学生会干部的原因是什么?

这位教授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张鸣,他一直以来对学生的要求就是不是学生会干部,如果能辞去学生会干部,就会考虑选择他。

那位学生会主席在不久之后也成为了保研生,这让张鸣教授的内心十分负责,相信大家现在都比较好奇为什么张鸣教授不会接受学生会干部。

张鸣教授曾经公开表示自己并不会接受学生会干部,因为这个原因很多学生都觉得这位导师在针对学生会,难道学生会如此不受待见?

后来张鸣教授也解释道自己并不是针对学生会,学生会当中确实也会有很多“好学生”,但能专心研究学习的都太少了。

很多学生会成员都不会参加老师的课堂,经常就是给老师打电话说是自己的学生会有事情,对于这些学生会干部来讲,这些事情貌似比学习还重要。

很多学生在学生会中勾心斗角,久而久之,“脚不沾地”做什么事情都想做表面功夫,为了保研、升职不惜抛弃本心。

张鸣教授在任职期间看到过太多这样的例子,所以在招录研究生的时候基本上不会再考虑学生会干部。

研究生就是需要脚踏实地、全心全意地搞研究,如果不把全部心思放到学习上面基本上不会在这个行列有所作为,只不过是有着高文凭的空壳。

现在是依靠能力吃饭的社会,而不是靠钩心斗角,虚头巴脑的东西吃饭。针对这个现象,很多人的看法不同,对这件事情的评价也有所不同。

导师的看法值得认可,但学生会干部真的就一无是处吗?

值得肯定的是学生会干部在考研或者企业招聘的时候可能并不存在优势,有一些企业单位甚至会讨厌学生那种装腔作势的官腔,以学生会干部为荣。

导师和用人单位比较看重学生的能力,而非那些虚假的干部,这些学生在大学期间确实是领导者,经常领导班级去做一些事情。

久而久之就自以为是以为自己已经成为领导人,而且还学会了一些不合时宜的人际交往。如果学生把这种想法带入公司中是不利于整个团队的运行,自以为是终究是会害人害己。

但也有的人会为学生会正名,学生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如果学生足够稳重能够安心工作的话,各方面能力还是不错的。

但笔者认为不管是研究生阶段还是工作阶段,学生都要脚踏实地,那些学校之中的官腔和职位并不能带到社会中,这样只会害人害己。

今日话题:

大家认为学生会干部都有怎样的优势?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23届(复试)400分难进复试!今年的考研大军里倒下了至少300万人
下一篇:2022(复试)中国美术学院2022年_三位一体_综合评价招生复试通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