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论文结构-西南财大研究生论文被曝抄袭 几乎一字不差(图)
文献和论文完全一样
文献和论文完全一样
近日,“山东大学一篇硕士论文涉嫌大规模抄袭”引发轰动,个人学术不端行为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事件还是很暖心的。1月29日,又有两篇论文陷入涉嫌抄袭的尴尬境地,其中一篇是后来的硕士论文,声称是“独立研究工作的结果”,但从标题到参考文献目录几乎是一字不漏地曝光。涉嫌抄袭的是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研究生。
被曝光的两篇论文都属于金融学硕士学位论文。作者为东北师范大学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张强和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杨帆。两篇论文均题为《我国货币政策对股市影响的研究》,均于2009年完成,仅相隔半年时间。不过两篇论文的相似率惊人,肉眼很难看出区别。
为了解这起“抄袭”的真相,华西都市报记者多方联系学校、导师等相关人士,进一步了解情况。
高度相似的内容
明显的区别是“正常”和“通常”
华西都市报记者进入中国知网《我国货币政策对股市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有两篇论文,一篇来自东北师范大学张强,于2009年5月1日完成。另一篇来自西南财经大学杨帆硕士研究生论文结构,于2009年12月1日完成。这两篇论文是相隔半年,张强第一,杨帆第二。
记者发现硕士研究生论文结构,两篇论文不仅标题和参考文献相同,而且摘要、目录、正文内容高度相似。
在摘要部分,两篇文章均以“在货币政策中,国内外央行的主要目标……”开始,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和研究方法,并将研究目标定为“货币政策的影响”。股票指数的货币供应量。” ”,并着重指出了研究中引入的一个概念,即“周期概念”,最后简要阐述了五项政策建议。
再看张强的论文目录和杨帆的论文目录,两篇论文的结构完全一样,目录也基本一致。两篇论文的主体共分为五个部分,除个别术语的差异(如标题第一部分,张强称为引言,杨帆称为序言)外,主题的五个部分分别是完全一样。具体到章节和小节,除分部外,大多数小节的标题是相同的。
在文末的参考文献中,两篇论文在中英文参考文献中,列出的列表完全相同。
事实上,记者对比两篇论文后发现,真正的难点在于找出差异。比如在摘要部分,两篇论文在内容上没有区别,只是玩了一些文字游戏。张强在摘要的第一句中使用了“一般”,杨帆将其改为“通常”。
迟到半年
西菜学生自称“独立完成”
在张强论文的中英文摘要之后,记者看到了一份“原创性声明”:“我郑重声明,所提交的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自主研究的结果,特殊标注和除感谢的地方,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 2009年5月21日,在这份《原创宣言》之后,记者看到了张强的签名。
在杨帆的论文中,还有一篇《关于西南财经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和知识产权的声明》。除独立研究工作的成果外,本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但文中已引用的地方除外。”
两篇论文都有原创说法,但杨帆的论文确实比张强的论文晚了半年才完成,所以杨帆涉嫌抄袭张强的论文,因为从时间顺序来看,张强和杨写的不太可能范文。非常相似的论文。
写作顾问:
我不知道学生抄袭论文
对于涉嫌抄袭,研究生杨帆怎么说?据了解,杨帆已经过了毕业时间,华西都市报记者试图联系杨帆本人,但未果。
从杨帆的论文来看,他的导师是陈永生。据了解,陈永生1986年起在西南财经大学任教,主要负责投资、证券市场理论与投资等课程的教学。现任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证券投资分析”。. 华西都市报记者致电金融学院多位教师寻求陈永生了解情况,但教师在得知其意图后拒绝了记者的要求。
不过,陈永生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并不知道杨帆的论文涉嫌抄袭,而且金融学院多年前并没有使用“复核”制度。“老师不能保证你能在论文中看到抄袭。可以说没有老师有这种水平,因为论文太多了。” 陈永生强调。
西南财经大学回应:对论文抄袭“零容忍”
抄袭继续发酵,网络上的指责也越来越多。访问期间,西南财经大学的一位教授向记者透露,这起事件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闻。这名学生早在两年前就已经被处理了。
随后,记者致电西南财经大学宣传部核实此事。相关负责人表示,“西南财经大学确实在2014年就接到过学生的举报,学校在2014年就已经对此事进行了处理。学生杨帆的硕士学位也在2014年被取消。” 负责人说,杨帆的论文在CNKI上还是可以查到的。这是因为中国知网没有删除杨帆的论文。“我们将效仿。联系中国知网,删除杨帆的这篇论文,以保证学术严谨,尊重原作者。”
据了解,西南财经大学于2010年9月颁布实施了《西南财经大学启用“学术不端文件检测系统”暂行办法》。安排论文评审工作。硕士论文考试抄送率≤15%22-23,视为通过。试卷抄写率大于15%,视为考试不及格,学院无法安排论文评审工作。该负责人表示,学校对抄袭“零容忍”硕士研究生论文结构-西南财大研究生论文被曝抄袭 几乎一字不差(图),希望所有学生都能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尊重他人的学术成就。
文都管联院在预祝2021-2022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