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中期检查表-超60%延迟毕业!博士生的毕业究竟有多难?
博士生延期毕业率逐年上升,反映出“严入严出”现象越来越普遍,博士生培养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机制,研究生分布已成为招生单位的一项重点实施任务。2017年,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印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和完善研究生培养分流和退学制度。
指出,要畅通博士生向硕士层次的分流通道22-23,加大分流和退学力度。2019年2月26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指出“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尽快分流。应尽可能增加分流。” 基于现状,研究生流动的有效实施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
如今硕士论文中期检查表,我国博士研究生毕业越来越难。影响博士毕业难易的因素很多。除了博士生自身的研究兴趣和学术能力外,导师指导的频率和指导学生的规模、科研成果的出版规定、论文选题等也很重要。重要的。
博士生延期并不新鲜
博士生无法在基础学习期内毕业已成为普遍现象。虽然四年制已逐渐成为国内各大高校博士生培养的主流制度,但博士生延期还是比较普遍的。2019年底,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官网发布通知,要求2012级206名博士生在最长学习期限届满前通过答辩。
今年7月,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官网发布《关于博士生超限学制处理的通知》,对59名超限博士生进行退学。全日制博士研究。
在全国高校博士生培养策略由“严入宽出”向“严入严出”转变的形势下硕士论文中期检查表-超60%延迟毕业!博士生的毕业究竟有多难?,博士生延期结业的现象并不新鲜。
博士生毕业有多难?
博士生想要顺利毕业,需要修读一定的课程,参加必要的学术实践活动,跨越期中考核、论文开题、写作、预答辩、论文审查和论文答辩,等等,在他们得到它之前。“重”博士文凭。
论文发表是博士毕业的硬指标
从重点高校博士生培养项目看,博士生培养以成立导师指导小组为主要形式,强调“导师是第一责任人”,采取“以论文为主导”的培养方式。主体和课程为补充”。. 为提高博士生的学术水平,各高校对博士生在读期间的学术素养培养提出了诸多要求。
在学术实践活动方面,各学院的具体方式由各学院自行确定,但需满足学校统一的最低要求。以湖南大学为例,博士生在本学科范围内应至少作两次学术报告,至少一次在国家或国际学术会议上阅读自己的论文,至少听取五次学术报告。
清华大学对博士生参加学术活动的次数有更高的要求。规定“博士生在学习期间应当定期参加学科组的学术研讨,参加一、二级学科学术活动不少于30次。,你应该至少参加一个你所在学科领域的国家或国际学术会议,并在学术会议上阅读自己的论文。”
学术论文发表数是考察博士生学术水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根据各大高校的博士生培养计划,博士生必须满足相应的学术论文发表要求,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2019年4月,清华大学修订了《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要求“博士生学术创新符合要求的,方可申请学位。他们在学习期间的学科”,并鼓励他们根据论文申请学位。而多元化的学术创新成果来评价博士生的学术水平,学术论文并不是唯一的依据。
有舆论将其解读为“清华大学博士生不再要求发表论文”,但这一声音很快被清华大学官方回应为“误读”。
清华大学表示,《规定》的出台,意味着学校将不再统一规定博士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的强制性指标要求,但并不意味着博士生不再需要发表论文。各个学科和部门。
调查发现,清华院系对博士生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一般都有自己的要求,未发现有院系不要求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
期中考核:论文前的大考
博士生期中考核,又称博士资格考试,是由博士生培养单位组织的一个考试委员会,通过笔试和口试硕士论文中期检查表,对博士生的知识综合水平、学术能力和创造力进行考核。期中考核是博士生必须通过的考试,否则无法进入论文研究阶段。
不同大学博士生的期中考核时间不同。考核方式包括笔试和口试。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成绩、学位课程成绩、总学分、科研能力、科研成果等。
根据各大学培养计划的规定,在限定次数内未能通过中期评估的,将被分流,即淘汰或转为硕士生。
厦门大学和南京大学对通过期中考核的比例有明确要求。厦门大学规定一定比例的博士生期中考核不合格(新闻与传播学院、材料学院规定5%);南京大学要求每次考核的优秀率不高于15%,延期(即不合格)通过率不低于15%,不存在说服率。
毕业论文:博士生面前的一座山
博士论文是高等学校审查和决定是否授予博士生博士学位的主要依据。撰写论文也是博士生在读期间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由于科学研究的深入、创新难度的加大、学术素养要求的提高等多种影响,大部分博士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会遇到诸多挑战,可能无法按时毕业。 .
北京大学黄俊平、陈秋元在《博士研究生延期毕业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以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延期毕业调查为例》中指出,理论知识难以掌握。创新、研究课题难、导师学术指导受限、个人健康状况是影响博士论文进展的重要因素。
博士生进入论文写作阶段后,需通过开学报告、期中检查等环节,方可继续撰写论文。
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博士生在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后,需按自然年进行年度考核。博士生必须在年报中详细说明论文研究工作的进展和成果博士生阶段性成果,以便导师对博士论文的写作过程进行综合评估。
各大学对博士论文的工作时间也有相关规定,一般要求不少于两年(从论文开题之时算起)。
博士生完成论文后,需要经过预审、预答辩、随机测试( )等环节。如有任何环节未通过,不得参加最终论文答辩。
根据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培养要求,论文的预辩护和盲审采用一票否决制,全票通过者方可进入下一届。博士生参加论文答辩,经学校组织的答辩委员会批准后方可授予博士学位和学位证书。
文都管联院在预祝2021-2022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