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论文研究方向有哪些-西南财经大学一硕士论文涉抄袭 仅“后记”差异大
1月24日,澎湃新闻报道“山东大学一篇硕士论文涉嫌大规模抄袭”。
1月25日,山东大学表示将彻查此事,将尽快启动此前已授予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自查自纠工作。
不过,疑似抄袭事件绝非孤例。
近日,澎湃新闻发现,又有两篇硕士论文陷入了自始至终高度相似的尴尬境地。
The 从中国知识库硕士论文数据库中找到了两篇金融学硕士论文。它们是东北师范大学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张强的论文《我国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研究》。(以下简称“张强论文”)和西南财经大学毕业生杨帆的论文《我国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研究》(以下简称“杨帆论文”)。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篇主题完全相同的论文是在2009年完成的,但相隔仅半年。
张强的论文比杨帆的论文完成得更早。
张强的论文于2009年5月1日完成,杨帆的论文于2009年12月1日完成。
论文记者发现,两篇论文的相似之处不仅在于标题、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mba论文研究方向有哪些-西南财经大学一硕士论文涉抄袭 仅“后记”差异大,还有贯穿全文的高度相似的地方。
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几乎相同
论文记者发现,除了中英文摘要、关键词等个别术语的差异外,两篇同一主题的论文都高度相似,两者末尾列出了40篇中英文参考文献。论文实际上是一个词。不错。
其实这两篇文章最大的区别就是段落划分的不同。
在摘要部分,两篇文章均以“在货币政策中,国内外央行的主要目标……”开始,介绍了我论文的背景和研究方法,并将研究目标定为“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关于股指”,并着重指出了研究中引入的一个概念,即“周期概念”。最后,简要总结五项政策建议。
张强论文摘要
杨帆论文摘要
与澎湃新闻相比,记者发现,张强论文的摘要与杨帆论文的摘要除了一处用词不同外,没有任何文字上的差异。张强在摘要第一句中使用“将军”一词时,杨帆相应地使用了“将军”一词。
在中文关键词部分,张强的论文是“货币政策、利率、货币供应、股市”,杨帆的论文也是如此。两篇论文的英文摘要完全一样,英文关键词也一样。
张强论文关键词
杨帆论文关键词
当然,必须指出的是,两篇同名论文在后记上表现出显着差异。
身体部位的高度相同,最大的区别是不同的段
从张强论文和杨帆论文的目录可以看出,两篇论文的结构完全相同,目录也基本相同。
两篇论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五个部分。除了个别词的差异(如标题第一部分,张强称为引言,杨帆称为序言),题目的五个部分可以说是完全相同的。具体到章节和小节mba论文研究方向有哪些,除分部外,大多数小节的标题是相同的。
张强的论文清单
杨帆论文目录
张强的论文共分五章。题为《导论》、《我国货币政策向股市传导的现状研究》、《货币供给变动对股市影响的实证分析》、《利率调整对股市影响的分析》市场》》、《结论与政策建议》。
杨帆的论文共分五章,标题为《前言》、《我国货币政策对股市传导的现状研究》、《货币供给变动对股市影响的实证分析》 》、《利率调整对股市影响分析》、《结论与政策建议》。
进入正文mba论文研究方向有哪些,两篇论文依然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
张强论文第一章
杨帆论文第一章
以第一章为例,两篇论文都从“货币政策作为金融监管手段之一”开始。他们介绍了论文的目的以及理论和应用的意义,并指出了论文的创新价值。不同的是,张强的论文在回顾国内学者的部分研究时,有一个“额外”的表,而杨帆的论文没有这个表。
张强论文第二章
杨帆论文第二章
以第 2 章为例。两篇论文都以“在我国,货币政策通常是指狭义的货币政策”开头。他们介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概念和工具,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现状。本章中,张强的论文附有五桌,杨帆的论文附有四桌。内容和张强最后四张表完全一样,只是布局略有不同。
张强论文第三章
杨帆论文第三章
以第 3 章为例。两篇论文都以“在我的国家,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开头,对相同的数据进行了相同的回归分析,得出了相同的三个基本结论和相同的三个结果解释。.
张强论文第四章
杨帆论文第四章
以第4章为例,两篇论文都以“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开头。本章第四节分析了股市利率政策传导受阻的原因,两篇论文“我国股市规模缺乏利率政策有效传导的市场基础”并从“我国股市与货币市场一体化程度”“较低”、“我国股市财富效应尚不明显”、“我国股市存在明显制度缺陷”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张强论文第五章
杨帆论文第五章
以第 5 章为例。两篇论文都以“我们通过分析发现货币供应量是给股票的……”开头,并给出了完全相同的五个结论和政策建议。
张强论文第六章
杨帆论文第六章
与澎湃新闻相比,记者发现,两篇论文不仅内容一致,甚至难以发现差异。
其实在正文中,杨帆的论文只比张强的论文少了两张表,剩下的区别就在于部分段落的划分。
张强论文参考
杨帆论文参考
杨帆论文后记:我是自己读的硕士,别人却付出了很多
张强的论文和杨帆的论文虽然在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等方面“难以区分”,但最终两篇论文在“附言”上有所不同。
纸媒记者注意到,张强的论文没有论文中惯有的“谢谢”部分,而是在“后记”中写下了对导师和母校的感谢。
张强在后记中简要回忆了自己在论文写作之初得到的帮助,导师齐欣的照顾,还有很多谦虚的话,比如说自己“纯文义” ,“恨他的才干,学识浅薄”,“做事难”。.
杨帆的论文不仅有“附言”,还有“谢谢”部分。
“总算是敲定了,心里稍微松了口气。” 在后记部分,杨帆解释说自己遇到了很多困难,最后还是顺利完成了,但“完成的感觉不一定好,反而是一种说不出来的纠缠。” .
后来,杨帆写道:“我是论文的作者,但真正属于我的东西并不多;我是硕士生,但别人为此付出了很多。” 最后加了一个省略号。
“纠结”之后,杨帆再次表达了自己的决心。“我会尽我所能去面对人生的漫漫长路。”
在“谢谢”部分,杨帆例行感谢同学、老师和家人的关心。最后,他祝愿“西南财经大学,希望金融学院兴旺发达”。
杨帆老师:没有老师有辨别学生抄袭的水平
1月27日上午,澎湃新闻记者联系上了东北师范大学金融专业毕业生张强。
张强在接受澎湃新闻电话采访时表示,他的硕士论文绝对是原创,从未被用作参考。至于为什么别人的论文和自己的论文高度相似,他也不清楚。
报纸记者查询发现,在张强论文的中英文摘要后,可以找到“原创声明”。声明的最后是张强的亲笔签名和2009年5月21日的日期。
由于完成时间比张强的论文晚了半年,杨帆2009年12月完成的论文涉嫌广泛抄袭。
本报记者从西南财经大学官网获悉,杨帆论文的导师陈永生是该校金融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证券投资分析”。
1月28日下午,陈永生教授在接受澎湃新闻电话采访时表示,他并不知道杨帆的论文涉嫌抄袭,而且金融学院多年前并没有使用“复核”制度。
“老师不能保证你能在论文中看到抄袭。可以说没有老师有这种水平,因为论文太多了。” 陈永生强调。
澎湃新闻记者从西南财经大学官网获悉,2010年,西南财经大学颁布实施了《西南财经大学关于启用“学术不端文件检测系统暂行办法”》 《》(以下简称《暂行办法》)。
《暂行办法》显示,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强学位授予工作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学位授予工作为管理我校研究生论文质量,防范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学校于2010年下半年启动了“学术不端文件检测系统”,对研究生论文进行检测。这种方法是专门制定的。
根据这一暂行办法,在答辩前,博士、硕士论文必须经过“复检”测试,即使用专业软件对文章与现有论文进行相似度检查,防止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
记者发现,在对考试成绩的处理和认定中,上述暂行办法中提到,硕士论文考试课文抄袭率大于15%,视为考试不及格。
对于考试不合格的论文,上述暂行办法规定学院不得安排论文评审工作。研究生需修改论文(修改时间不少于1周),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批准后方可申请复试。如果三项考试的抄送率大于15%,论文必须修改半年以上才能再次提交考试申请。
通过万方数据库对比The 和其他多篇论文查重系统的论文,张强论文和杨帆论文重叠的论文明显高于西南财经大学官方要求的15%和经济学。
1月27日下午,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虽然学校在2009年没有出台明确规定,但也会采取“复核”测试。为硕士和博士论文。该工作人员表示考研论文,他不知道2009年毕业的硕士论文是否有问题,“如果发现问题,学生肯定不让毕业,也不让他拿到学位。”
对于测试程序是否存在漏洞的问题,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并不了解测试程序的具体程序和原则。
文都管联院在预祝2021-2022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