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工商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人才流失-对浙江企业管理建设的调查与分析
浙江省经贸委企业司于2001年8月开始对全省506家企业的管理信息化状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显示2022-2023工商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人才流失-对浙江企业管理建设的调查与分析,浙江省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经过几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也有很多不足和困难。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总体水平低,深度和广度有限,利用率不高。即使是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对较好的优势企业,也存在不少问题,不同程度地阻碍了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管理水平和意识之间存在差距
大多数企业反映,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管理层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由于企业管理信息化不仅是软件的开发和计算机网络的建立,更重要的是在信息化过程中,需要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将业务流程的重组与信息化相协调。没有最高领导的支持,工作将难以开展。
调查显示,影响企业管理者参与信息化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对管理信息化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没有时间介入信息化项目;三是过分强调信息技术作为难以掌握的高新技术,造成“网络恐惧症”2022-2023工商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人才流失,阻碍企业信息化。
同时,也存在中层领导对管理信息化的消极对待或抵制。一些公司的中层职能部门和分公司负责人拥有巨大的权力和利益。他们认为,企业接入互联网后,利用计算机应用系统可以提高企业经营的规范性和透明度。自己手上的权力,自己手上的客户,所有资源等,都要公开上报,影响到自己的利益。因此,企业在实施管理信息化时,不愿意合作,不愿意提供信息资源,不愿意提出网络的实际需求。
落后的管理思维
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调查企业中,认为应该购买成熟软件的企业大多是由软件厂商或咨询公司实施的;只有少数公司愿意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或由集团公司总部统一安排。
管理信息系统从建设到实施涉及一系列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但这真的是硬件加软件吗?跟着操作手册能顺利使用吗?这其实反映了企业对管理信息化的理解:如果只把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理解为最后一套软件,结果要么是软件适应现有的工作管理模式,要么是软件的转型和升级。根据用户的当前情况实施。软件变成了手工劳动的复制品;要么是一味地在所谓的软件上,增加了许多新功能、新方法,与实际工作脱节。基础用户觉得比传统方法复杂、繁琐,所以阻力很大,或者根本没有必要。.
应用效果不明显
在调查中,“企业对当前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否满意”的调查显示,只有1.59%的用户感到满意,25.45%的用户感到满意。然而,54.87% 的人感到一般,18.09% 的人感到不满意。关于“在已采用的管理信息系统中,认为哪个系统更有效”的调查显示,78.16%的企业认为没有,回答认为ERP、SCM、MIS、 CRM有效的比例也很低,只有26.87%、19.51%、14.57%、13.33%和6. 73% 分别。
企业管理信息化不成功,关键看效果。调查结果不容乐观。通过数字可以发现,大部分企业都陷入了“IT黑洞”,即企业不得不不断投入人力物力来维护和运营IT系统,却无法达到相应的效果,达到最终的效果。目标。因此,它陷入了一个投资漩涡,不断投入却得不到合理的产出。这种现象被经济学家称为“生产力悖论”,很多企业认为自己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投资已经陷入“黑洞”。
20年来,中国企业在信息化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实践,但总体上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上述问题的出现2022-2023,是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普遍现象的反映。据中国有关部门调查,在前两次管理信息化热潮中,中国企业在MRP II系统的应用上投入了80亿元,但应用成功率不到10%,达到预期的寥寥无几。目标; 只有20%的企业成功实施了ERP2022-2023工商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人才流失,而成功实施财务和人事全面实施的企业就更少了。
缺乏专业人员
调查显示,在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企业普遍重视计算机设备的采购、网络建设、应用软件的开发,而忽视信息技术人才的引进,导致管理信息化建设出现困难局面。管理信息化。
调查发现,54.67%的企业认为,内部专业人才缺乏是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障碍。信息化机构的专职人员大多只有1-2人,大部分工作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只进行系统维护。同时,人才流失问题也不容忽视。
管理系统软件市场
比较乱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市场较为混乱,市场体系建设滞后;企业缺乏对软件供应商的知识和理解。软件价格高,环境要求高,超出了相当多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和管理基础环境。对于大量的中小企业来说,整套的ERP、CRM等系统并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同时,软件厂商的服务与企业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在实施过程中,企业需要依靠软件厂商提供更全面、更完善的服务,而软件厂商提供的大部分服务还停留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概念上,缺乏专业的咨询机构。这样,企业在制度实施过程中,缺乏可靠可靠的引导者、权益维护者和风险分担者,不利于制度的推广应用。
针对上述情况,为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战略目标,需要进一步明确,推广应用先进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竞争力,政府推动着力打造有利于系统应用的行业和社会。环境。
整体规划,循序渐进
确定企业管理信息化阶段性目标。企业管理信息化是一项大工程。要在几个月、半年或一年内完全实现信息化是不可能的。必须分阶段逐步实施。因此,需要有明确的总体规划和阶段性目标。
企业主要领导要制定一套计划,逐步落实。要坚持先进适用项目实施相结合,根据企业的承受能力选择先进适用的管理软件,抓住企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一一落实,保质保量,逐步升级。
通过有效的政府行动,
直接宣传和推广
政府适当投入,建立并逐步完善支持系统应用、宣传、交流和研究的信息交流系统。积极鼓励和推动软件开发商、用户、学术界联合或合作,研发适合我国国情、具有竞争力的先进管理系统软件产品。
在开放、融资、人才供给、信息获取、研究咨询等各个环节,建立和维护开放高效的产业环境,以地方保护等形式限制不正当竞争,通过不断改进社会和市场体系,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努力培养积累软件开发的相关人才。教育部近日批准全国多所高校设立软件学院,这是这方面的重大举措。
建立并逐步完善支持先进管理体系应用的培训体系。为此,可采取遴选、委托、授权中介机构或直接组织的方式,利用社会资源,精心规划设计。
加大支持,鼓励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土化”软件。这类软件一旦经过市场测试并受到用户欢迎,政府可以考虑以信息提示、企业及品牌推广、产品推荐、后续研发支持等形式予以支持。
改变管理理念和业务流程
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种管理思维的建设。这里的管理思想包括多个层次,既包括领导的宏观管理思想,也包括具体业务人员的微观管理思想(工作流程)。简单地说,管理信息系统就是通过信息技术将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融入企业的管理实践中。MRP、ERP、SCM等都是管理思想,相关的软件只是实现或实现了这些管理思想。
企业引入的管理信息系统包含一种虚拟的业务流程,对企业原有的业务流程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重新配置权限。这种影响和权利的转移会造成两种冲突:一是以信息系统为代表的虚拟进程与其实际进程之间的进程冲突。二是组织结构变化引起的结构性冲突。
在实际的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往往有两种倾向:一是要组织电力开发;另一个是我们应该购买现有的和成熟的软件。不管这两种观点表面上各方面的优劣,其实这里还暗含着另外两个深层次的问题:组织力量发展的隐含含义是,目前的工作流程不想被改变或较少更改,因此该软件完全适应当前的工作;购买软件的隐含含义是遵循现有软件设计的一套程序,这个过程可能与当前的工作过程不同,甚至非常不同。
因此,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也是引进现代管理理念、消化吸收先进管理思想和理念的过程,而不是让先进的管理软件去适应落后的管理方式。
同时,要重视推进企业信息化,要与“企业改制、改组、转型、加强管理”相结合。克服原有纯软件技术的概念,从原来的“软件设计基于公司现有落后流程”和“公司被动适应软件设计流程”转变为“软件设计基于公司主动业务流程”重组与基于组织架构的改革”。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重组,将重构企业内部价值链,形成增值网络。
重视信息化人力资源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成败取决于企业人力资源的素质。首先,基于公司自身人才的发现和培养。调查显示,52.68%的企业需要内部培训。每个企业都要有一批熟悉企业生产经营的员工,要加强培训,特别是创新意识的培训,使新的信息理论知识和创新思维与其熟悉的知识相结合。自己的事。,创新优化整个生产经营管理流程,必将事半功倍。其次,信息化不仅需要高素质的员工,但也要求团队的具体组织实施要有新的信息化信念和新的知识结构,尤其是团队的领导者,也就是CIO(企业信息总监)的角色。“千军易得,将军难求。” 企业要能够培养出热心企业信息化建设、擅长企业管理、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复合型人才,并委以重任。
主要参考:
[1] 李舒. 以信息化提升企业竞争力。2002江苏工商论坛,(5) -18-19
[2]陈志祥.入世后中国制造企业的生产战略研究——21世纪中国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战略。科学与管理科学与技术2002,23(4).-62-65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
编辑仲明
文都管联院在预祝2021-2022一路长虹!